爱心助学“使者”邓昌朝
拾捡废纸、塑料瓶,积少成多换助学款,已成为邓昌朝的生活常态
一封封受助学子写来的书信,见证着邓昌朝的爱心助学之路
宁德网消息(记者 苏晶晶 王志凌 通讯员 蔡雪玲 文/图)60岁的邓昌朝是福鼎市贯岭镇的一名党员干部,是福建省劳模,是1223名贫困学生心中最敬爱的“邓叔叔”,是福鼎市扶困助学的一张闪亮名片。二十多年,邓昌朝不仅改变了许多寒门学子的命运,也积极影响了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变得坚强,懂得感恩,学会快乐。
9月13日,正值开学季,记者走进邓昌朝家中,倾听他不同寻常的助学历程。
“这两天总算把今年最后一批大学生的助学金发放到位了。”一见到邓昌朝,他便高兴地向记者道出今年的助学成果——帮助338名贫困大学生圆梦。热情、和善是邓昌朝给人的最初印象,花甲之年的他显得格外神采奕奕,他笑言,快退休了,希望退休志不休,把这助学事业继续坚持下去,进一步扩大影响,让更多人参与。
交谈中,邓昌朝回忆起这20多年的助学经历,从最初起步之时的艰难到后来影响渐大,再到如今社会力量参与度越来越高,他亲身经历、亲眼见证,由衷欣喜。
临终托孤 爱的延续
今年28岁的陈丽娟来自福鼎市贯岭镇一个偏远小山村,曾是邓昌朝捐助的对象之一。大学毕业后,在福州工作期间,陈丽娟未婚生下了一个女儿,独自抚养,但不久后,不幸降临在她身上——患上了白血病。贫困与病痛交织折磨着这个年轻的母亲,终让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这花一般的年纪。
“她走得有些突然,临终前让我一定要帮助她年幼的女儿。”邓昌朝忆起这段过往惋惜不已。陈丽娟患病期间,邓昌朝也倾力相助,不断鼓励她要勇敢对抗病魔。今年春节前,病情稳定的陈丽娟还给邓昌朝发短信感谢他一直以来的帮助,并表示“会坚强地活下去”。但在正月,陈丽娟的病情突然恶化,弥留之际,她希望邓昌朝能再帮一帮她3岁的女儿,让她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成长。
邓昌朝答应了陈丽娟的请求,开始为她女儿办理孤儿证、上城关幼儿园、争取生活补助等事宜而几次三番辗转于不同部门寻求帮助,东奔西走,最后各种难题一一解开:陈丽娟的女儿顺利办理了孤儿证,9月入了幼儿园就学,生活也由姨妈、舅舅照顾,有了依靠。邓昌朝心头的大石总算落了地。
像这般临终托孤的事,在邓昌朝扶困助学历程中,不止一次。出于信任,许多人不得已时便把希望寄托在了邓昌朝身上。而邓昌朝也每每义不容辞地答应承担,尽心尽力地解决每个难题,把爱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让逝者安心,生者安慰。
聚沙成塔 爱的汇集
20多年来,邓昌朝建了一本“账”,详细记着参与捐助的“善人”们,共超过4000人,总捐款432万元,由他经手的达300万元,其余由贯岭镇扶贫助学基金统一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最多的一笔捐款为5万元,其余的多数是几十、几百、上千的捐款,大都来自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如聚沙成塔一般,把点滴的爱汇集成一份大爱。
“有的人鼓励孩子每天省下一块钱来捐款,有的是拿出不多的退休金来捐款,有的是和我一起回收废旧物来筹集资金……”邓昌朝笑言,这助学基金一分一毫都来之不易,参与捐款的人很多,有些人甚至坚持了近20年。这样长年累月地献爱心,即便数额不高,但贵在心意难得。
回想起刚开始助学时,邓昌朝说,那时心中虽有万千念头,但奈何难过“钱”关。为了积累资金,邓昌朝一面主动带着贫困家庭、贫困学子的资料到单位、企业上门“推销”,一面趁着有领导到贯岭视察调研时,寻求支持。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邓昌朝的助学事业步入正轨,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许多人慕名找他捐资捐物,资金困境得以逐渐缓解。
为让这份公益事业内涵更丰富,邓昌朝还在贯岭镇设立了爱心环保站,将各处收集送来的废纸、废铁、塑料瓶等分类整理,让废品站过磅回收,所得的资金作为助学基金使用。“助学+环保”这一理念,邓昌朝坚持了10年。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