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合力攻坚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历史。总书记来到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总书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
磻溪镇后坪村新貌
http://upload.ndwww.cn/2017/0124/1485249881831.jpg img/water1.png -
山前街道兰田村残疾贫困户潘加健通过经营便利店自立谋生。
http://upload.ndwww.cn/2017/0124/thumb_630_420_1485249881977.jpg img/water1.png -
产业带动,点头镇大坪村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
http://upload.ndwww.cn/2017/0124/thumb_630_420_1485249881673.jpg img/water1.png -
茶企向赤溪村捐赠善款助力扶贫事业。
http://upload.ndwww.cn/2017/0124/thumb_630_420_1485249881308.jpg img/water1.png -
佳阳乡双华村贫困户兰春尾发展山羊脱贫。
http://upload.ndwww.cn/2017/0124/1485249881497.jpg img/water1.png
宁德网消息(记者 王东东 王志凌 通讯员 蔡雪玲 文/图)1月13日,鞭炮声声响,“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赤溪村里笑语欢声。这一天,投资三千万元的扶贫项目——福鼎市畲家白茶馆正式落户该村,促增收,壮村财,赤溪扶贫后劲十足。
福鼎是全国扶贫开发的发源地。历经30多年的扶贫攻坚,福鼎探索出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之路。2016年2月19日,习总书记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赤溪村村民,关心、肯定赤溪扶贫工作,并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化殷切希望为发展动力,福鼎根据宁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矢志不移推进扶贫开发,走出一条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五位一体”的扶贫开发建小康新路子。
扶贫三十年,力度终不减。数据显示,2016年,福鼎1314户4308人实现脱贫;2503人落实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后坪、唐阳、双华等20个福鼎市第四轮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摘帽”;共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风险担保贷款713户2210.3万元,覆盖率达30%,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4308名贫困户实现脱贫
建羊舍、养山羊,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贫困户兰春尾养羊有一套,可苦于缺资金,空有一手技术却脱贫乏术。因户施策,佳阳乡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引导包括兰春尾在内的双华、后洋等村65户贫困户“抱团”组建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统筹帮扶资金、技术,标准化养殖黑山羊,并由兰春尾等有养羊经验技术的3位村民牵头养殖管理,着力培育“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示范社”。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山羊200多头,大部分社员已实现脱贫,众人发力共奔致富路。
“一袋蛋糕加两瓶矿泉水,一共10元,师傅走好呀。”1月12日,山前街道兰田村的一间便利店里,潘加健正在热情地招呼客人。潘加健是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患小儿麻痹症致残,妻子也是名残疾人,父亲常年患病,一双儿女均在上学,生活十分困难。山前街道在医疗、低保、教育、住房等方面对其进行落实帮扶的同时,还通过积极引导,扶持潘加健开起了便利店,走上自力谋生之路。
扶贫先扶志。在推进扶贫开发中,福鼎以思想扶贫为前提,政府不“大包大揽”,既送有形物质,更注重精神扶贫。结合“三下乡”“四下基层”,组织工作队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着力破除群众“穷自在”“等靠要”等思想禁锢,培育其自主脱贫志气。围绕破解“农民有脱贫致富决心,却缺知识、技术”的苦衷,福鼎一手重长远,坚持办好农村基础教育,培养脱贫致富新生代;另一手抓眼前,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力求每个贫困家庭至少1名劳动力接受培训,掌握一“技”好增收。同时搭建各类创业就业平台,在企业用工对接、劳务输出、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帮扶群众脱贫致富。
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福鼎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23场精准扶贫专题会议,部署精准扶贫阶段性工作,建立健全各乡镇、市直部门精准扶贫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组织12次专项督查,落实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工作。23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实现全覆盖挂钩帮扶,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落实干部包户各类帮扶资金2881.21万元,户均12137元,精准措施覆盖率达100%。
20个贫困村成功“摘帽”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面、新颖别致的节能路灯、崭新整洁的公厕、图文并茂的文化宣传长廊、宽敞整洁的河道、粉刷一新的民居、一张张幸福朴实的笑脸……如今再来到福鼎市磻溪镇后坪村,已经很难与“贫困村”这个词产生联想了。
后坪村是福鼎市的老区基点村,一直以来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收入偏低,被列入福鼎市第四轮扶贫开发省级重点村。2014年4月,省高院选派干部吴光英来到后坪村驻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开启了后坪村脱贫摘帽的征程。
两年多来,吴光英千方百计为后坪村争取各类资金近千万,用于村庄建设,设备配套完备,住房实用美观,环境整洁优美,乡村特色鲜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针对后坪地理位置优势,吴光英鼓励、扶持村民种植高山白茶和有机白茶,引进、扶持本地企业家回村办茶厂,通过企业带动村民发展茶叶种植,由茶厂负责收购村民茶叶,每户村民年均增收3000-5000元。2016年,后坪村通过评估验收,终于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后坪村的脱贫“摘帽”,仅是福鼎实践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福鼎市立足已有的扶贫开发成果和经验,再总结、再出发,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大主力,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扶持引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如唐阳村流转100余亩林地至雁溪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由福建农林大学梁一池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指导,村企共同合作投资100万元建设林下畲药种植园,引进控根容器种植技术,种植三叶青、黄精、草珊瑚等林下药材,促增收;三佛塔村借助恒润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的辐射带动效应,结合本村现有的农业发展基础及土地资源优势,引进五个产业基地,带动农民和村集体双增收;双华村立足特色村寨建设和畲族文化挖掘保护,提升扶贫开发质量,取得阶段性成果,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示范村,全国旅游扶贫村。
扶贫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福鼎20个省、宁德市和市本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13037万元,村均651万元,落实建设和发展项目306个。
经过三年的集中帮扶,整村推进扶贫开发,2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贫困发生率均降至2%以下,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产业稳步发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1000元以上,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80%以上,村级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有一个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符合贫困村退出和脱贫“摘帽”的标准。
社会扶贫温暖人心
扶贫有道,贵在合力。近年来,福鼎市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扶贫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广泛动员,精准发力,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协同推进,致力打好扶贫攻坚战。
在福鼎市持续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不同主体,他们“输血”、“造血”相结合,多层面引领贫困村、户摆脱窘境,走上致富路——
“赞助不如合作,‘输血’不如‘造血’,这个茶叶扶贫项目将带动赤溪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这比单纯捐钱更有意义。”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长强说。
庄长强告诉记者,六妙公司通过注资的形式与赤溪村合作成立福鼎赤溪生态农业发展公司,规划流转上万亩茶园,依托“畲家白茶馆”项目,结合“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一品牌,利用全国各地的六妙茶商的销售网络,合力推广“畲村白茶”,六妙承诺每卖出一个茶饼将向村集体捐出一元钱,加上公司分红,预计赤溪村的村财一年可收入几十万元。同时,此举使茶农不仅可以得到一定的土地租金,还可以获得务工收入和分红,大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以产业带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鼓励企业联动。六妙白茶公司的举措正是福鼎市长期以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鼓励村企共建的成效之一。在此之前,福鼎曾结合“三转一加强”活动,安排120家企业与76个村挂钩结对,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小额贷款”模式,通过合作开发现代农业与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农产品直供基地、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公益活动等多样内容,构建企业与农民利益连结机制,促进福鼎白茶、槟榔芋、四季柚、蘑菇、鲈鱼、黄栀子等名优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贫困户增收,创建良好氛围。
众人拾柴火焰高,社会扶贫再发力。该市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及扶贫开发协会、企业家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也持续开展“慈善一日捐”“阳光助学”医疗互助“微心愿”等活动;各类慈善义演、义拍、义卖、义展、义赛等活动此起彼伏,社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扶贫;福鼎慈善总会每年都会拿出大笔善款用于支持各项慈善福利、社会救助,在扶贫、救灾、救急难等社会关注、群众急盼的各个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社会“大扶贫”格局氛围浓厚、暖意融融。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