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福鼎新闻

福鼎文化遗产的海丝印记——史前遗址

2017-12-07 10:39 来源:宁德网 冯文喜

秦屿彭坑村后门山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秦屿彭坑村后门山遗址出土的彩陶片。

宁德网消息(冯文喜)福鼎沿海地带周边环境发生了变化,所谓沧海桑田,在秦屿、巽城、前岐一带,因上个世纪围垦造田,以往临海的村庄变成靠近山区陆地。但这些地方遗留下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却没有抹去,它们曾静静地待在地下。

目前为止,福鼎发现有棋盘山、后门山、马栏山、后保栏山和洋边山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至今约4000~10000年),它们都跟海洋具有密切关系。棋盘山遗址处在前岐港东岸,山形如棋盘,海拔30多米;后门山遗址在太姥山彭坑村,海拔20多米;马栏山、后保栏山、洋边山遗址在洋中村境内,海拔40米左右,它们组成马栏山聚落遗址群。根据这几个地方采集的陶片、石器生产生活工具遗物分析,它们应当是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存,距今约有4500~5000年。考古时一度引起美国夏威夷大学兼海洋博物馆及国内文物专家的高度重视,原因是这几处史前文化遗址为“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课题研究项目”提供了新的资料证据,尤其对于探讨闽台史前文化的渊源,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

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family)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系,欧洲的学者将太平洋岛屿上语言的词汇、航海能力、人类体质外形一样的人群,称为南岛语族。从南岛语族的分布来看,这是一个海洋族群,他们有着共同的海洋文化。史前遗址文化曾传播到台湾、太平洋南岛语族地区,而福建曾是南岛语族的征途遥远而漫长的起点。距今5000年左右,南岛语族的祖先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出发,开始了漫长地迁徙太平洋地区的征程。目前国际学术界观点认为:福建沿海区域是南岛语族最早的发源地,这些从太平洋彼岸过来的“客人”,和五千多年前的福建人是“一家人”。可以这样说:福鼎史前聚落遗址曾是南岛语族先人的“第一故乡”。

对已逝文明的回溯———

棋盘山采集有石片、陶片器物,说明在这个时间段里,福鼎境内就有人类在活动了。但是,后来这些先人又不知去向,这是一个人类之谜。后门山挖掘到的彩陶器物数量之多,内涵之丰富,可以说是令人震撼的。有泥质陶、夹砂陶、硬陶多种陶质残片,颜色橙黄鲜亮,纹路厚实粗重,有明显艺术审美气质。零碎的橙黄陶片,夹在红色泥层中,时光好像并没有走远,仿佛当时刚刚烧制过,突然遭到变故,一切凝固了。人们从这些带有纹样陶器上,感受到了时间的印记,工艺的印记。

马栏山、后保栏山、洋边山三处发现有较同样的新石器晚期器物,专家认为是石器制造场所,同时也是早期人类生活区。在出土众多器物中,以“弓背形锛”最为引人注目,这是一种打制的石器,附加基本制作工艺,仅打出刃部而尚保留石皮。大量的生产石器,广泛运用于渔猎、原始手工业,意味着当时原住民改造自然和实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产经济。这里留下了农业印记,还有海洋的印记。

史前遗址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从分布上看,后保栏山、洋边山与马栏山距离较近,说明这几处遗址组成了原始聚落群,人口是比较稠密的。再者,这五处遗址所在地海拔不高,靠近海岸,临近水源,属于半山半海之间,丰沃的土地和丰饶的物产,为原住民提供了生存物资基础,也激发了他们制造生产工具的灵感和工艺禀赋。可以这样说:史前原住民是福鼎境内的“第一代工匠”。

可惜的是,史前遗址本体难以保留,因时间跨度太长,它废弃之后,受到较多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以致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完整的遗址建筑及出土文物,这是遗憾。马栏山、后门山遗址已列入省文保单位,另三处列入市文保单位。

史前遗址是人类远古记忆的唯一残留片断,它具有考古科研、历史教育及文明借鉴多元的文化价值与意义。棋盘山、后门山遗址为考古南岛语族人种演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石器、陶片及聚落遗址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现场感和真实感,在传播历史信息、培养人们的历史认同感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也让我们在古文明中获得思索:面对遗址,如何更好地衔接过去与未来?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语族 遗址 南岛 史前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