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见识!大黄鱼养殖也要忙“春耕”
天气转暖,春意盎然,这个时候也是各水产养殖户投放鱼苗好时节,福鼎市渔排养殖户们在渔排上投放15亿多尾大黄鱼苗,为新的一年渔业丰收撒下优良的种子。
在福鼎沙埕镇中心渔港海上苗种中转站,一尾尾约6公分的大黄鱼苗从岸上育苗室顺着500米海底人工搭建的软管滑出,再运往渔排。养殖大户郑顺利的新型塑胶网箱渔排上,人欢鱼跃,早已排起长龙,大家分工接力,一桶桶身形匀称,活蹦乱跳的大黄鱼苗投放进网箱,畅游水中。
“今年大黄鱼苗在我们苗室里育的时间比较久,今天下排有5至7公分,条形、体质都非常强壮,选择这个时间点,水温在12.2度投放大黄鱼苗下排,适合鱼苗生长。”养殖户郑顺利告诉记者,“今年在海区总共投放2800万尾左右,希望价格卖的高一点,让每个养殖户都得到好的效益。
“今天水温非常好,鱼苗也非常好,投放下排一尾尾活蹦乱跳,很健康,今年渔业丰收是肯定的。”养殖户郑师傅很开心。
科技特派员一早就在海区、渔排上现场为养殖户答疑解惑,指导养殖户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并就鱼苗科学投喂、水质调控、鱼病防治及养殖技术等进行了指导。
“今年整个投苗会比去年提早了十天左右,鱼苗下排近期要做好水温监测,挡流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后期要控制好苗的投放密度。”福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王朝新表示,“我们技术人员会定期深入渔区、渔排,观察整个投放情况,在放养密度、投饵、营养加强方面我们都会定期下来指导。”
福鼎是大黄鱼育苗重镇,大黄鱼育苗量占全国50%以上,是福建闽东地区最大的大黄鱼鱼苗交易场,年交易额2亿多元。
近年来,当地不断整合提升传统渔业,推动海上渔排转型升级,实现由传统的低效化、开放式、粗放型养殖模式向高效化、生态型的现代渔业模式转型,打造“福鼎大黄鱼”金字招牌。目前福鼎共有大黄鱼育苗场27家,除了满足福鼎海域养殖户鱼苗量需求,还为周边的蕉城、霞浦、罗源以及浙江苍南等大黄鱼养殖区提供大黄鱼苗,截至目前,福鼎全市15 亿尾大黄鱼苗已投放约3亿2千万尾,预计在3月中旬全部投放结束。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蔡丽军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