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让流动党员在主题教育中“有家 有学 有为”
“老吴,这是最新的党员学习资料和笔记本,我们给您送来了。”日前,福鼎市桐山街道福全社区流动党员吴敬连在家门口签收了一份特殊的“快递”。看到社区工作人员还贴心地在教材上标注出学习重点,一股暖流不禁涌上吴敬连的心头,“谢谢党组织,我一定好好学!”
据了解,此前吴敬连因子女就学从赤溪村迁入福全社区后,福全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便与吴敬连取得联系,了解其基本情况,并对其建档管理。“自迁入社区,社区党组织经常安排我参加组织生活、主题教育和志愿服务,让我深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也激发了我为社区做贡献的决心。”吴敬连告诉记者,如今他还加入了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参加社区的各项公益志愿活动,为社区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我们以‘一个不能少’的原则,对社区流动党员采取了安排参加组织生活、主题教育和志愿服务的‘三参加’管理服务工作。”福全社区党总支书记胡瑞海介绍,“三参加”工作通过吸收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并不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学习内容,为党员提供线上、线下丰富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方便流动党员随时“充电蓄能”。同时,社区引导流动党员根据自身特长优势,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变“流入”为“融入”,凝聚起流动党员“红色力量”,画出社区发展“同心圆”。
福全社区推动流入党员“三参加”管理服务工作,是福鼎市抓实抓细流动党员管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据了解,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针对流动党员动态掌握难、学习落实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福鼎市围绕精细管理、畅通渠道、优化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推动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摸清底数是强化管理的第一步。福鼎市出台《关于福鼎市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指导方案》,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冠名工作室”、红色驿站等阵地设立290多个流动党员报到点,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行动,多渠道、全平台发布《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共摸排流出党员1500多名、流入党员120多名。同时,福鼎市注重分类建库,按照党员流动频率、流动地域、流动类型,完善流动党员底册,做到流动去向、流动时间、流动类型、流动原因、联系方式与从事工作“六个掌握”,每季度采取再摸排、再审核、再转接的方式,动态化调整流动党员信息库。
在前期摸排底数的基础上,福鼎市还积极畅通渠道,以“连线式”助学、“暖心式”送学、“集中式”领学的“三式共融”机制推动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建立“1+N”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制度,推出《路》《心愿》等10余堂党性教育“必修课”,以“线上送学”方式,第一时间传达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福鼎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纽带作用,通过“送、讲、听”等方式送学上门,引导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紧跟学习热潮。在送学过程中,第一时间收集流动党员学习需求240多个,解决生活工作困难160多个,邮寄“红色学习包”960多份。在“集中式”领学方面,福鼎市面向流动党员开展“归雁论坛”“周末夜校”等集中学习宣传活动80多场次,举办新思想培训班7期次,更好地帮助流动党员精神“补钙”、头脑“充电”。
激活流动的“红色力量”是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的关键所在,福鼎市积极探索实施流动党员积分管理和评星定级,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与驻地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组织流动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60人次、为14名流动党员落实贷款90万元,充分激发流动党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福鼎市着力搭建平台,以“异乡展风采、回乡添力量”为主题,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让党员在流动中闪光”等活动,1000余名流动党员开展“建言献策”线上活动4场,收集本地发展、党支部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128条,提供生产销售信息850多条,吸纳农村劳动力3300多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红旗”。眼下,一个个流动党员正争相在福鼎大地上亮身份、比学习、展作为,让一面面“流动红旗”在福鼎各行各业的上空高高飘扬,为福鼎奋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有力的“红色力量”。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通讯员 夏岩缘
编辑:陈娥
审核:陈小虾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