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胃”!让进食障碍患者不再“饭”难
近日,福鼎市医院肿瘤内科完成一例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成功为因病情导致进食困难的87岁患者再建营养通道,让进食障碍患者不再“饭”难。
据悉,该名患者因食管癌导致食管狭窄,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在“方主亭名医工作室”肿瘤介入专家团队、福建省肿瘤医院介入科余文昌主任指导下,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专家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认为传统的外科胃造瘘手术创伤较大,且胃镜难以通过病灶,最终决定采用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分为两步进行。首先,在导管室通过DSA透视技术置入胃管,以便打气充盈胃腔,为后续的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创造条件。随后,在CT引导下,余文昌主任凭借其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精准地在患者腹部皮肤穿刺,成功将胃造瘘管置入胃内。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据悉,目前,胃造瘘术有外科腹腔镜下、胃镜下、和CT或DSA引导下三种手术方式。外科胃造瘘术于19世纪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需要全身麻醉、有较大创伤和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等问题,现已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其优点是能同时进行内镜下检查和治疗,可以胃镜直视下实施手术,但对于存在上消化道严重狭窄或食管裂孔疝患者的内镜下胃造瘘技术成功率大大降低。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DSA或CT引导下胃造瘘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更微创、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是通过CT影像引导,精准定位穿刺点,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降低了感染风险,为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在满足患者就医需求的同时,能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得益于福鼎市医院与福建省肿瘤医院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以及“方主亭名医工作室”的有力支持。自名医工作室成立以来,双方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让福鼎市及周边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的医疗资源。福鼎市医院肿瘤内科将以此次手术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福音。同时,医院也将继续深化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福鼎市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通讯员 高帆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一步到“胃”!让进食障碍患者不再“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