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委员”驱动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引擎”
春回大地,茶园飘香。
“开茶咯!”
随着在第三届白茶交易大会暨福鼎白茶产业宣传推广周开幕式上一声鸣锣开茶,福鼎白茶喜迎发展“又一春”。
福鼎地处北纬27度黄金产茶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充足的日照、温和的季风气候与丰沛的雨露。白茶是中国优秀的茶叶品种之一,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2024年,福鼎白茶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茶叶总产量4.1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约155.18亿元,同比增长3.4%。
这一份成绩单的背后,有着一批“茶委员”奔走茶山,奔赴市场,在白茶产业创新、品牌共建、人才培育、文旅融合等领域,推动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福鼎白茶历经10年产业复兴之路后,在全国各地闯出一个个销售市场,提前实现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品牌价值达44.96亿元,逐步形成了全国茶界一片“白”的新局面。
那么,接下来福鼎白茶将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
张绣钗在制茶中 六妙白茶供图
“茶言茶语”助力福鼎白茶上新台阶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秀钗长期活跃于白茶领域,关注福鼎茶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她先后提出多个涉及白茶产业发展的提案,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我们可以把福鼎打造成中国白茶中心。”一到春茶开采,张秀钗在茶山茶厂忙个不停,紧紧抓住春白茶生产的黄金期。她说,福鼎中国是中国白茶核心产区、世界白茶发源地,也可以成为中国白茶的生产、交易、品牌、文化中心。
长期从事白茶市场营销的张秀钗走遍全国的产茶区和销茶区,熟知各茶区的发展路径。她说,福鼎白茶全力走出去,在全国打响公共品牌之后,已经有基础走出下一步“引进来”的步伐。
2021年12月,张秀钗在福鼎“两会”上提交一份《关于推进建设中国白茶中心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在福鼎建设中国白茶中心,集交易、仓储、检测、电商、金融服务及大型茶博会、茶事活动于一体,完善茶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为打造福鼎茶产业500亿元以上的目标合力发展。
《关于打造福鼎白茶特色精品乡镇的建议》《关于规划建设福鼎白茶城的建议》《关于打造点头镇“中国福鼎白茶城”的建议》……同样,陆续有政协委员将一个个提案逐步指向了福鼎白茶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点头作为全国重点产茶乡镇,具备作为白茶中心的辐射点。”张秀钗说道。
点头镇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白茶第一镇”,也是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80多家,其中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注册茶叶门市店1300多家,约有5000多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创办了3000多个经营网点,白茶商圈初具规模。
2022年6月29日,在第三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上,福鼎市宣布启动“世界白茶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详细设计国际竞赛活动,向全球征集顶级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世界白茶中心”在点头镇正式落地。
白茶大道的命名、异地茶文化推广中心的设立、生态茶园建设全覆盖……多年来,政协委员的一个个“茶言茶语”,逐步落地开花。
据统计,仅2021至2025年期间,福鼎市政协委员提出有关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提案累计达61件。“茶委员”已经成为福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他们凭借长期的从业经验,在建言献策中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福鼎白茶做大做强。
近年来,福鼎深入贯彻实施福鼎白茶“3+2”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三茶”统筹发展提升计划,深入实施福鼎白茶区域品牌保护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并以卓越的品牌管理和市场拓展能力成为行业典范。如今,福鼎白茶位列“2024年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第一。
基于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多元成熟的白茶贸易市场,福鼎市在当地着力打造各类大型茶事活动,搭建线上线下交易平台,逐步打造中国白茶交易市场的“集散地”和“对外窗口”,不断提升国内外品牌影响力,让中国白茶的香气由“山”飘向“海”,推动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扩大“福鼎白茶”品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陈家瑞(右)在茶园基地采茶 瑞达茶业供图
“茶委员”深耕乡村为振兴添砖加瓦
入春后,2000多亩的瑞达白茶生态园内数百株樱花、桃花、梨花等相继绽放,景色宜人。放眼望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员工们在茶林中来回穿梭,采摘当季首批春茶。
政协委员、福建瑞达茶业董事长陈家瑞迎接一批又一批各地白茶爱好者、经销商到茶山,体验采茶乐趣,感受福鼎茶园的独特魅力。
瑞达白茶生态园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依托东方红知青茶园文化背景,建有白茶观赏园、白茶生态展示馆、党建厅、白茶步道、垂钓区、烧烤台等休闲观赏项目,每年吸引大量的茶客、茶商到福鼎消费、洽谈、合作。
与此同时,瑞达茶业每年吸纳100多名当地劳动力从事茶叶生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陈家瑞说,茶旅融合是福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联合打造福鼎白茶与福鼎旅游业双名片。
同样是2021年的“两会”上,陈家瑞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茶旅结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他说,利用“旅游+生态茶园”模式,推进茶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类似的提案居然达到3件。此后,依然有政协委员频频提起茶旅融合发展。
多年来,福鼎政协积极参与茶产业发展,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开展实地视察活动,推动茶文旅融合、白茶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推广等议题的讨论交流。
2017年,福鼎政协提交了一份《提升打造“太姥祭典”文化的调研报告》的报告,提出提升打造“太姥祭典”,规范祭典仪式,打造“太姥祭典”文化品牌,丰富太姥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旅结合,提升太姥旅游品质。
如今,“太姥祭典”已成为福鼎展示白茶文化的一张金名牌,也是广大茶叶爱好者、游客探寻太姥文化之旅的必选项目。
福鼎市位于闽浙交界,地处山海之间,山川秀美,不仅坐拥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全国十大最美海岛之一的嵛山岛等优质旅游资源,还是中国美食地标城市和闽越、瓯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独具特色的白茶文化、畲族文化、美食文化等源远流长。
时下,“茶+旅游”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通过参与福鼎白茶文化体验游,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茶文化,并且深入感受福鼎白茶的魅力。近年来,福鼎市陆续推出一批茶庄园、茶旅示范区,在全市打造25个茶旅休闲点,形成6条茶旅融合的精品路线,同时发展一批茶民宿、茶创意基地,将民俗文化及体育健身、景区景点、非遗和文保单位等融入其中,形成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等精品线路,不断打造旅游新“爆款”,向八方游客全面展示茶乡风貌。
2024年,福鼎各类白茶体验馆、白茶庄园等茶旅观光休闲点共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接待各类考察团1100多批次。福鼎市作为福建省唯一目的地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十大茶旅目的地”。
一叶兴、百业旺。近年来,“茶+体育”“茶+民宿”“茶+文创”“茶+美食”……在殊途同归中,引领了福鼎茶旅产业方兴未艾。一个个茶旅融合项目的落地让福鼎乡村成为天然的“孵化地”,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据统计,目前,福鼎茶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全国福鼎白茶销售网点有1万多个,38万涉茶从业人员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来源:闽东日报通讯员 廖诗雄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邱祖辉
(原标题:“茶委员”驱动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