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古田新闻

古田:把握新方位 开启新征程

2017-10-18 09:00 来源:宁德网

中共古田县委书记 钟昌华

宁德网消息 五年耕耘、砥砺奋进,党的十九大召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仅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更是在满满当当的成就感中,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前景的更高期待。

回望来时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注定是古田发展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里,古田县全县上下始终保持着坚定、清醒、有为的状态,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工作上,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干事精神,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劲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夫必须在我”的境界,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五年的飞速发展,让生态更美、产业更优、百姓更富,古田这座沉寂多时的千年山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

当前,古田县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融入“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发展大局,在结合运用上下功夫,以健康产业为引领,加快“建三圈 兴三业”,打造“千年临水 健康古田”发展品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省会后花园,努力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凝心聚力前行  党风政风“两个轮子”一起转

新常态充满新机遇和新挑战,能否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对广大干部不仅是一次实践历练,更是一次政治考验。

几年来,古田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凝心聚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主要领导通过面对面谈心交流、集体恳谈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鼓励广大干部提振精神、提振士气、提振信心,切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抓发展上来。年初,县党政代表团更是赴闽南等地学习考察,启迪思维、开拓视野,让干部们受到了一次观念上的大冲击、思维上的大启迪,并带回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活政策、寻找路径、实施突破”的热潮。

为了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按照市委“一转三抓比贡献”活动要求,古田县出台《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意见》,进一步增强领导责任心、提升干部执行力;成立12个重点项目指挥部(指挥中心),坚持县处级领导干部全员上阵,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积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深入开展“重点项目比攻坚、机关单位比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各指挥部负责人、县直机关单位负责人上电视、亮身份、谈思路、作表态、当先锋、树形象,推动形成廉洁担当的发展风气;树立一线考察干部导向,组建4个考察组对重点项目工作进行跟踪考察,提拔重用了50多名一线干部。

优良的党风带动高效的政风,全县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持续净化。以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古田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通过构建“三级联动服务网、三维信息服务网、三向高效服务网”,打造政务服务大超市的审批服务全面改进提升工程,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推动审批服务持续升华。日均办件300多件,所有审批事项的环节压缩至4个环节,75%的事项压缩至3个环节,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9.19%,平均即办率84.86%,提前办结率99.5%,群众满意率99.8%。

盘点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7.0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49.4亿元、增长3.2%,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2%和10.5%。透过这组数据,折射出一股稳定向上的力量。这股稳定向上的力量,源自各级干部主动作为的责任担当,源自全县上下专注发展的强大定力,源自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  谋建设兴产业“三圈三业”一起抓

面临宏观经济下行、要素制约趋紧、发展短板弱项的严峻挑战,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创新创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古田县委、县政府立足自身实际和产业现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指向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注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招大引强,提出“建三圈、兴三业”的战略构想。

“建三圈”,即构建“环城”道路交通圈,做好古田环城公路建设,改变县城过于拥挤的状况,完善功能布局,拉开城市框架;构建“环湖”道路交通圈,下好翠屏湖保护开发“一盘棋”;构建“环大白溪”道路交通圈,完成白溪草场回路建设、相关道路的改造工作,促进白溪旅游发展;“兴三业”,即做大做强果蔬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三圈三业”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推动“三圈三业”错位发展、协调发展、一体发展,进而融合提升为完整的“一极”,才能内聚合力、外扩张力,助推古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在“三圈三业”战略布局中,健康产业作为核心产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子落下,全盘皆活。为此,古田县积极以健康产业促进“三圈”繁荣,推动“三业”发展,同时,健康产业又与“三圈三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环翠屏湖圈,推进以翠屏湖、临水宫为核心的旅游业及环湖食用菌、果蔬业发展;在环城圈,围绕健康产业来构建和打造体育运动和卫生医疗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在环大白溪圈,打造高山草地旅游项目、避暑度假项目等延伸和配套产业的项目。

以“环湖”道路交通圈为例,环湖圈内的“横三线”环湖公路、步行道、亲水游道等项目建成投用后,交通设施的改善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集聚和要素的流动,带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这个背景下,以农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天天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农业合作社、食用菌加工企业不断涌现,旅游业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多元的合作渠道,先后成功创建全国农业(食用菌)旅游示范点、福建省森林人家、水乡渔村、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接待单位等品牌。同时“环城环湖”“湖城一体”建设,让古田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5.7平方公里扩大到9平方公里。

强化精确发力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脱贫“摘帽”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古田县立下的军令状,必须说到做到。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关键阶段,要想破解难题,必须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为进一步攻坚“百日会战”,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古田将今年定为“精准扶贫攻坚年”,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扶贫脱贫机制,切实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严格考核问责,推动责任落实;建立完善分级管理、一线扶贫、对口扶贫、财力保障等机制,积极对接落实各类扶贫政策,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在全市率先脱贫摘帽。二是强化内生发展动力,着眼于增强增收“内力”,通过帮扶生产就业、移民搬迁安置、医疗救助扶持等措施,强化政策资金、龙头企业带动,创新推广“统建精补”集中安置模式,实现贫困群众自主脱贫。三是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对于确实无脱贫能力的贫困群众,着眼于找准找实“内因”,通过完善低保制度、加强临时救助、引导社会救助等措施,织牢社会保障托底安全网,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通过这些措施,今年,古田县共落实中央财政资金补助265.1万元、为632户贫困户发放贷款3317.4万元,发展个人增收项目429个、贫困村村财增收项目21个,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补助金近440万元,为517户贫困户减轻医疗费用170.3万元,同时落实2017年度造福搬迁对象484户1862人,以及30个30户以下偏远自然村的整村搬迁。据统计,全县2017年上半年贫困人口由年初的493户1585人减少到184户591人,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农合医疗保险参保率、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等5项指标都达到或优于扶贫开发重点县退出参考标准。

着眼长远谋划 思考未来发展“新蓝图”

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认清新方位、担负新使命、深化新探索,最根本的落脚点,是开启适应引领新常态的新征程。当前,古田正处于夯实转型升级基础的关键期,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改革落地等诸多短板仍然制约着古田发展。如何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超前思考、及早谋划,进一步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努力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准确站位、及早起步、鼓足劲头、加快发展,巩固和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形势、好势头。

当前,精心谋划项目、用心建好项目、用力推进项目,竞相比拼的项目“大会战”氛围已经形成。屏古高速、宁古高速、环湖路、环湖景观慢道、环城北路、临水景区、文化三馆、滨河公园、古田县医院迁建、新建一中初中部等项目在全县多点开花、全面推进,同时,一大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进行项目规划、可研、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

把握新方位,开启新征程。未来,古田县将大力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事业项目,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推动古田大发展。面向未来,我们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议论所扰。当前,推动古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增长、发展潜力正在不断壮大,我们要沿着转型升级的跑道,坚定不移持续深入打好组合拳,切实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求实效上,把劲头用在抓工作上,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要坚决克服消极、松劲情绪,讲大局、讲党性、讲纪律,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十九大。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古田 古田县 发展 环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