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参菌古田“安家记”
双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中的白参菌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陈莉莉 龚键荣 通讯员 杨远帆 文/图)
一朵白参菌,菌开多瓣,色泽灰白,形似天山雪莲花,因此又有“雪莲菌”的雅称。作为一种珍稀菌菇,白参菌直至近年才渐渐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5月22日,记者走进古田县卓洋乡树兜村,探寻白参菌从藏于深山到移种古田的背后故事。
白参菌性平味甘、鲜美爽口。成功引种白参菌至古田的种植户杨武彪说:“这几年,白参菌的营养价值受到市场追捧,每斤上百元的价格比一般干菇贵出许多,却还是供不应求。”
在位于树兜村的栽培基地,杨武彪捧起一个白参菌棒向记者介绍:“白参菌身价高,与它的产量较低也有关系。此前,白参菌只能在野外环境生长,多产于云南深山,产量十分有限。人工种植技术获得突破后,一个菌棒也仅能产30克左右的干菇。”
如今的杨武彪对白参菌的生长习性已熟稔在心,但忆及白参菌引种古田的经历仍心存感慨。
2001年,杨武彪在云南楚雄干货市场考察时第一次见到了白参菌,觉得十分稀奇。店家说,这是深山特产的白参菌,营养价值高,当地孕妇坐月子常食用。
有多年制菌种经验的杨武彪,被店家的话吸引了。“能在老家种植白参菌就好了。”他不由产生这个想法。
随后几年,白参菌成为杨武彪解不开的心结,他曾和云南当地采菇农探过深山,也几番前往云南、新疆等地考察。2007年,他决意带着白参菌种回到古田进行试种。
“第一次试种了7000个白参菌棒,没想到基本都不走菌,更不用说出菇了。”杨武彪回忆说,每个菌种对于异地气候都有一段适应期,但没想到试验结果如此不尽人意。
杨武彪说,试种工作虽然繁重,但坚信能够成功的信念一直都在,在尝试过多个配方后,不走菌的问题慢慢好转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2009年春,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菇棚里湿度非常高,菌棒因细菌感染,致使大批菌菇腐烂发霉。10万棒白参菌在短短几天内全部“报废”,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0万元,种植基地濒临倒闭。
幸好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杨武彪凑来了15万元。同时,在福州工作的两个儿子选择辞职回家,支持父亲的事业。
“当时的压力很大,孩子的支持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杨武彪将人力物力继续投入试验,终于发现是菇房的设计存在缺陷,通风不足才导致菌菇的腐烂发霉。
2009年底,杨武彪引种的白参菌迎来第一次丰收。但古田白参菌产量极少,无法吸引客商前来收购。于是,杨武彪的儿子杨克亮联系了两家广州的干货销售商,进行异地试销,结果大获成功。
经过多年耕耘,白参菌的销路逐渐打开。去年,杨克亮邀请专业的包装设计公司,为白参菌换上了“新衣”,同时入驻古田县民富商城,拓展线上销售。“白参菌经济效益高,我们计划依托新成立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动家乡群众一起种菇。”杨克亮说。
责任编辑:卓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