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扶贫路 菌业兴旺奔小康(2)
——古田村级“抓党建 促脱贫”工作掠影
凤埔乡西溪村
“党建便利店”促脱贫
西溪中心村“农村党建便利店”。
(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龚键荣 通讯员 杨远帆)古田县凤埔乡北部共有7个行政村,地处偏远、人口分散,群众办事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如何凝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凤埔乡成立西溪中心村大党委,首创“农村党建便利店”模式,打造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基层党建综合平台,探索出可借鉴的脱贫经验。
西溪村地理区位较好,基础配套相对完善,周边6个村的人口近几年大量涌入,目前常住人口达到2000人。“农村党建便利店”位于村里的一座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旧粮仓,过往人流量大,地理位置十分醒目。
7月27日一早,新当选的西溪村党支部书记戴丽凤就来到“农村党建便利店”,准备开始一天的值班工作,她要为群众办事提供引导、讲解、经办的服务。
依托便利店,西溪中心村大党委设置了“一厅二中心三室四岗位”,即便民服务大厅;电商服务中心、乡村教育中心;工作室、接待室、档案室;党群社团、综治平安、计生管理、劳动保障四个服务岗位,制定了管理规定,构建党建为民服务体系。
根据群众办事需求,大党委梳理出党务、计生、农保、医保、流动人口等6类37个办事项目,联合农村信用社提供小额信贷服务,逐一编制《办事服务指南》,集中纳入平台办理。同时,统筹安排各村的干部驻店为民服务,让群众办事能找得到人。
不仅如此,“农村党建便利店”还为群众的购物、缴费、代购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
凤埔乡党委副书记、西溪中心村大党委书记郭丽霞说:“通过党建理念、服务队伍、服务项目‘三进驻’,普通的便利店变成了接地气的党建促脱贫综合服务平台,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富民是“农村党建便利店”的一大宗旨。大党委整合7个村的资源优势,统一规划产业发展,对接产业项目与资金,实现产业抱团发展、规模发展。目前,茭白、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等12个党建促脱贫产业基地全部纳入“农村党建便利店”平台管理,带动21户贫困户75人参与其中,贫困户年均增收1.2万元。
在大党委的支持引导下,贫困户卢祖燕2016年种起了茭白,出产的茭白由合作社、便利店搭建的批发、零售、电商渠道销往各地,2017年仅茭白一项就收入1万多元。
除了产业扶持,大党委依托便利店平台,还开展了金融、智力、营销、就业、安置等方面的精准扶持。两年多来,帮助45户贫困户分别申请到3万元至5万元的扶贫贷款,推荐了58人到相关企业就业,第一批24户94人顺利实现异地搬迁安置。
“‘党建便利店’促脱贫模式是在扶贫攻坚中不断探索形成的,自2015年起,这个平台带动了7个村的扶贫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6万元。原有贫困户68户262人,目前仅剩1户3人,有望今年内实现脱贫。”郭丽霞说。
据了解,“党建便利店”促脱贫模式目前已在古田县30多个村推广实施,辐射10多万人,助力3000多名贫困户实现脱贫。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