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古田新闻

党建引领扶贫路 菌业兴旺奔小康(6)

——古田村级“抓党建 促脱贫”工作掠影

2018-08-01 10:03 来源:宁德网

城西街道枣坪村

异地扶贫搬迁 迈向小康生活

(闽东日报记者 郑凯)七月盛夏,来到离古田县城5公里远的城西街道枣坪村新村,245栋红瓦白墙的小楼沿着公路右侧整齐排开,庭院、路灯、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村头的20亩花卉基地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一幅新农村美景展现眼前。

村民张金云在自己的新居里,向记者讲述着以前在旧居里发生的故事:当年住在自然村,一家6口人挤在三间土房里,要钱没钱、要房没房,兄弟俩30多岁了还没娶亲。

自2012年开始,张金云一家与245户村民陆续搬进新家以后,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生活。“搬迁不到两年时间,我们兄弟俩都娶到了媳妇,实现‘房子、票子、妻子’三丰收。”

“别看我们枣坪村如今地处城郊、交通便捷,但在异地搬迁前,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村党支部书记陈家微介绍道,当时家家户户都住在破土屋里,顿顿揭锅难,人均纯收入不足3500元,常年被别人戏称为“光棍多、危房多、离婚多,看病难、上学难、脱贫难”的“三多三难”村。

回首整个新村的建设过程,陈家微感慨“好事多磨”。自异地搬迁选址确定后,原以为村民们可以“捡个大便宜”,但未曾想到并不受群众欢迎。经过深入了解,村民主要有三个顾虑:顾虑安置点土地拿不下来、资金不够建不起房子、背景离乡无田无地没有生计。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城西街道党工委与枣坪村党支部迅速成立协调小组,挨家挨户开展征地工作。在短短的30多天时间内将82亩土地全部征迁到位,并迅速做出新村规划。

“虽然有了土地,可当时大部分的村民都很穷,很多村民连1000元的土地定金都拿不出来,更别说有钱建新房了。”村委会主任余其联说。因此,村党支部和党员主动帮助,为每户争取造福工程补助款5000元至1万元,对没有土地定金的村民,支部担保后期补交或党员垫付;对建房缺乏资金的,村干部、党员采取联保的办法,帮助每户取得3万元至5万元的低息贷款,解决群众建设资金缺口的问题。

就这样一户一户地做工作,一个一个地帮助解决问题,在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总算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一户、两户、三户……245户村民纷纷签下了搬迁协议。

“245户村民都搬迁出来了,但这远远不够,要让他们‘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陈家微说。

城西街道党工委、枣坪村党支部在规划建设造福工程时,就配套建设生产功能区,给发展集体经济留足土地空间。为适应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争取市县扶持资金,采取预先收取租金的形式,投入160万元建设35间食用菌标准化专用房,降低群众生产成本,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同时,党支部借助古田食用菌大发展的时机和靠近城郊的优势,建设了食用菌辅料仓库、引进了苗木花卉基地项目。目前,村集体收入每年稳定在36万元左右。

村子“富起来”,村民的口袋自然也就“鼓起来”了。村党支部采取“党员+贫困户”模式,引进食用菌烘干厂、花卉基地等项目落户该村,让村民和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同时,帮助推荐100多名村民到周边的企业、工厂务工。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3500元跃升为现在的15600元。

“你看,村口的新花卉基地正在施工,以后村民们就可以住着新房在家门口赚钱了!”陈家微说。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脱贫 党建 贫困户 村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