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古田新闻

古田卓洋:生态福地发力乡村振兴

奋进新时代 聚焦新宁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乡镇篇

2018-12-20 10:28 来源:宁德网 陈莉莉 吴涧

微信图片_20181220095645

古色古香的前洋村

宁德网(陈莉莉 吴涧)满山耸翠、绿树含烟……群山环抱之中的卓洋乡饱含秀色。徜徉在这个位于古田县东部的乡镇里,新气象无处不在——

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瓜果飘香,彰显出现代休闲农业独特的生态魅力;半山新村,新楼连片齐整,福地安家,今昔巨变,恍若穿越;庄里村,学习周炳耀楷模精神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党员队伍引领前行,美丽乡村建设大有可为……

这些嬗变,正是“乡村振兴”催生的新景致。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卓洋乡举全乡之力,立足优势资源禀赋,以旅游为动力、以民生为重点、以党建为引擎,因地施策,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微信图片_20181220095651

廖厝村温泉

产业兴旺 生活富足

本是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德云高优葡萄中试基地里却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一大早,种植基地里已忙碌起来,50多亩的大棚草莓即将成熟,“这些套种在葡萄树下的草莓,不仅节约空间资源,每亩还能创收1万多元。”基地负责人陈必大难掩喜色。

卓洋乡山清水秀,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镇,该乡因地制宜,按照打造“千年临水,健康古田,生态卓洋”发展品牌,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2013年,因自然条件优越,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落地卓洋乡。项目计划总投资4亿元,已建有祥云牧业循环生态养殖基地、德云高优葡萄中试基地和五蕴茶文化庄园三大项目。其中德云高优葡萄中试基地种植果蔬1800亩,已建设葡萄栽培、研发、观光及特色果蔬示范、综合管理和休闲区5个功能区,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前景广阔,农业搭上旅游的“顺风车”,将打造一个‘绿色银行’。”陈必大说。

为让“绿色银行”普及效益更好地惠及当地农户,该园区成立了古田县吉云果蔬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经营模式,惠及108户,成员不仅可以学习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还可以通过租赁土地、务工等方式获得报酬。

卓洋村村民黄光胜就是获益者之一,他算了一笔经济账,通过流转闲置土地一年可收入1600元,每月工资收入3500元,一年可增收4万元左右。

廖厝村也是卓洋最知名的旅游乡村之一,该村桂花谷温泉资源丰富,日出水量280吨,素有

“闽东第一泉”之称,现已建成宾馆、休息厅、餐饮部、冲澡房、室外泡澡池、游泳池、停车场等设施。

与黄光胜一样的廖厝村村民张丽梅也尝到了甜头,随着桂花谷知名度的提高,一到周末,游客纷至沓来,她个人通过务工,年收入可达3万多元。

农业发展、旅游带动,使群众“钱袋子”日益丰厚。2018年,卓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超过15000元。

卓洋乡党委书记陈昱晨表示,下一步,该乡将坚持“生态立乡、以菌富乡、旅游强乡”的发展定位,在巩固菌菇产业发展的同时,以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突出打造休闲旅游观光和特色品牌农业亮点,主动融入“大白溪”圈,大力推进“五朝流韵,世外古村”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建设,提升卓洋“一线”“二基地”“三传统古村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内涵,让旅游成为富民增收的强大动力。

微信图片_20181220095657

五蕴茶园

微信图片_20181220095700

卓洋廖厝徐州廊桥

安居惠民 温暖人心

“这几年来,半山村变化太大了!”采访中,半山新村村民肖泽仕说。

肖泽仕老人原住在半山旧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房,屋后堆着垃圾,屋前围栏养猪,居住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已是“风烛残年”,破旧不堪。遇到台风天,全家人只能到亲戚家或者避灾点暂住,等台风过后才敢回家。

安居成为老一辈半山村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微信图片_20181220095654

半山新村

转机出现在2014年,卓洋乡抓住政策机遇,决定对半山村实施整村搬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足用活土地增减挂钩、造福工程、扶贫开发等政策,逐步解决半山新村选址、环评、可研、规划设计、用地用林等难题。

半山村掀起建房热潮。村民自筹700多万元,完成造福工程一期30栋两层半联排乡村别墅,入住率达76%,受益群众23户105人。同时,该村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完善基础公共配套设施。2017年,肖泽仕喜迁新居。

在肖泽仕新房里,客厅敞亮,楼上楼下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厨房的灶台上红薯饭热气腾腾。“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搬进这么漂亮的小楼,这在过去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肖泽仕说。

为了让更多群众享受造福工程的福祉,半山新村二期工程将扩容至60户,现正在建设“三通一平”项目。

迁新居的喜悦之情,同样也洋溢在吉洋村56户灾后重建户的脸上。

2016年,台风“莫兰蒂”带来的强暴雨,吉洋村积水深近一米,大量房屋因长时间被雨水浸泡,地基松动而倒塌倾斜,损毁严重。

村民陈九月对此记忆犹新,灾后,他和其他受灾群众搬进了村委楼的临时安置点。虽然,村里提供了住宿和伙食,保障了他的基本生活。但是家没了,待在安置点并非长久之计。

正当陈九月愁眉不已时,喜讯传来。他被列入了村中灾后重建户名单,不仅拿到了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金,还可获得各级发放的重建补助,这让陈九月重建家园的想法越发坚定。

在各方的支持下,灾后重建稳步推进,陈九月与其他受灾群众都于次年顺利住进新房,开启了新生活。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截至目前,卓洋乡已完成吉洋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半山新村造福工程一期建设。此外,还逐步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项目,完成8户加固修缮工程,6户重建工程,为百姓筑起安居“暖巢”。

微信图片_20181220095648

祥云牧业自动化喂料系统(料线)

加强党建 引领发展

走进庄里村为民公园,看到的是整洁干净的河道和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周传仓老人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大家的好书记周炳耀已经离开两年了,如果他知道村子变得越来越好,应该会倍感欣慰。”

庄里村原是个环境脏乱差、靠天吃饭的穷村。2009年,周炳耀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下定决心要让庄里村摘掉“穷帽”,小山村渐渐有了新变化。然而,2016年,“莫兰蒂”超强台风期间,周炳耀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趟入汹涌溪流奋力排险,不幸被洪水卷走,献出了45岁的生命。

周炳耀虽然走了,但他为民为公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卓洋乡的党员干部,他们把学习弘扬周炳耀精神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以党建服务发展,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渐显。

楷模故里庄里村有3支党建服务队——能人便民队、项目协调队、困难帮扶队,他们出现在困难群众家里、项目施工现场……以“五必到,五必访”服务精神扎根于群众之中, 助推庄里村灾后换新颜。

“服务队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村民周传应对此感触颇深。“莫兰蒂”台风过后,村里基础设施亟待完善,村里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完成村庄生态流域治理、周炳耀陈列馆、为民公园、纪念广场、党建基地、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再次焕然一新,其中不乏党建服务队忙碌的身影。

无独有偶,在前洋村有5块党员责任区。该村党支部将全村进行划片分区,由5名党员示范户各自认领“责任田”,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共同促进人居环境再提升,维系“老村古韵再现,新村整洁清新”,打造小桥流水人家韵味的“世外桃源”景点。

“整洁有序的村道,古朴雅致的古民居,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前洋村村民李莉说。

值得一提的是,卓洋乡非公企业党建也颇有成效。该乡引导龙头企业设立“非公党建之家”,发挥“老农技专家工作室”在农业服务和培训方面的作用,培养农技人才、增强企业发展动力,让党建成为一种生产力。

近年来,卓洋乡大力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擎作用,实施“基层党建示范典型培育工程”,持续开展“三亮三晒一争创”活动,重点培育庄里村、前洋村、廖厝村党建示范典型亮点,组织乡村两委实地学习周炳耀精神,强化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助推乡村振兴往深里走、实里走。

(本版图片由卓洋乡提供)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