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风流话前洋
宁德网(唐颐)已亥白露季节,我在老友余宏潮引领下,走进他的故里古田县卓洋乡前洋村。他为我介绍该村流传的一副对联:“五朝齐列一村落,一眼望穿千百年。”探游之后,收获甚丰,不仅感觉对联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还解读到五朝风流。
前洋村的千年风流始于北宋,当年肇基的先祖一定是位高人。
风光秀美前洋村
一
2018年7月间,《地理中国》栏目编导们慕名考察前洋村,花费10天时间,拍摄了《奇山异景·避水古村》专题片,破解了这个地处低洼盆地的古村落,为何一次次遭遇暴雨山洪袭击,毗邻不远的村庄灾后一片狼籍,它却安然无恙的谜团。
究其原因,一是村外环境得天独厚,二是村内建筑群考究独到。前洋村坐落在鹫峰山余脉五座山峰环抱之中,山脉连绵起伏,挡住了狂风暴雨,形状犹如五条鲤鱼腾云驾雾,庇佑着古村落,当地人称之“五鲤游洋中”。北面山隘是金水溪的发源地,那溪水绕村而过,丰盈清澈,更为神奇的是,上游有一片沼泽地,暴雨之时,沼泽地拦洪蓄水,干旱季节,它又放水长流,护卫与滋养着村庄与田园。
村庄依山傍水,规划严谨,一幢幢民居排列有序,中无间杂,围绕着村中央一口正方形大水塘,拱卫风水。村内巷道与沟渠一并相接,四通八达,走在任何一条石板铺设的巷道上,均可耳闻身旁淙淙流水声。当你沿着金水溪走到村口,只见两块巨石匍匐相守,称之“双龟守村口”。古民居清一色黄墙乌瓦,墙基为花岗岩石垒砌,黄土夯筑的高墙历经几百年风霜雪雨,虽已斑斑驳驳,但仍不失厚重威严。高墙院内排水设施完善,即使是百年不遇的2016年“莫兰蒂”强台风侵袭,山洪漫村,也不过淹至门口的第一级石阶。
前洋村的山水形胜还有许多神奇之处,如今到村里的游客,都喜欢登临西北一个山坡,去观赏一块巨石。那巨石状似一只老鹞,当地人称老鹞石,或称风水神石,至今仍默默地为前洋村守护着风水。
肇基先祖的风流在于慧眼识珠,觅得前洋村这块占尽天时地利的风水宝地,因势利导,将其经营成一个风调雨顺的世外桃源。
明清古炮楼
二
走进前洋村,70多幢古建筑群次第展现眼前,令人仿佛穿越到古代。飞檐翘角,马头高墙,木隔楼窗,三进六扇,闽派风格,古意盎然。
李文杰是土生土长的前洋人,潜心研究乡土文化,被誉为古村落金牌讲解员。他告诉我,北宋年间有36姓先民在此居住,现在以李氏、魏氏、余氏为主。古建筑时间贯穿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时期,各具特色。
老李陪同我们走村串户,考察古厝,遗憾的是,宋朝古厝只留下一块地基,茅草萋萋斜阳中。难得的是,一幢元末古厝保存尚好,虽然孤零零地矗立高坡,厅堂木柱黝黑,四面墙体斑驳,但整体结构大气简约。入门即见两副青石板支起的花架,方方正正摆在天井中,透出寂寂凉意,似乎认证着大元朝的百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0多幢的明清建筑记述着曾经的风生水起。明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励精图治,功业遍及神州大地,就连这边远的闽东山村,也存世10多幢煌煌大厝,便是小小例证。那年,余文龙、余文英俩兄弟进京应考,双双考中进士,惊动京城。余文龙官至赣州知府摄兵备道,余文英曾任湖广襄阳县主簿。据传,余氏宗族深为两兄弟的光宗耀祖而骄傲,未征得他们意见,就为之盖起了大厝。两兄弟为官清正,得知消息后即寄回各自的三年俸禄,用于购置书灯田,田租收入用来供前洋村子弟读书考学。
所以到前洋,不可不看余文龙兄弟大厝。走至大门,门口青石条铺设的“落轿台”就不同凡响,显然是为两兄弟衣锦还乡和达官贵宾的造访专用。前厅墙上雕刻着5对“负屃”,活灵活现,相传负屃是龙的第八子,平生以读书为乐事。中堂和内屋之间有一面“进步屏风”,用花鸟形状拼接为一副对联:“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庄重典雅。这些用心与考究无不传递着主人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与嘱托。
历经400年岁月沧桑,余氏大厝厅堂上长7米、重2吨的青石条依然洁亮厚重,几十根撑起大厝的杉木圆柱依然不斜不歪,号称“前洋三绝”的木雕、泥雕、石雕依然熠燿生辉。最为稀罕的是厅堂大梁之下的那根“子孙梁”,被誉为“闽东第一梁”。别看它只有小碗口的直径大,却采自百年大杉树的树芯,千年不蛀不腐。经过精心打磨浓墨重彩的“子孙梁”,平时起装饰作用,每逢年节,专门用于挂灯,即是用上大派场了,福州语系中,“灯”与“丁”谐音,寓意家族添丁生子,家业兴旺发达。
余文龙兄弟的风流,来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来自“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忍”,来自绵绵不绝的耕读文化。
前洋革命纪念碑
村西老鹞石风景区
三
此番走访前洋村,余宏潮让我一睹余家传家宝——一串金黄锃亮的铜钥匙。当我坐在余家祖厝下廊间,摩娑着这串古色古意的铜钥匙,环顾余三江兄弟年少时居住过的房间,心想,这幢始建于清朝老厝,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始,演绎过多少风云变幻与传奇故事,只要将这故事如实叙述,便可与当今影视传奇大剧相媲美。
1942年1月,18岁的余三江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在这一年,哥哥余一鸣考取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之后,就读古田简易师范的余三江听从党的召唤,投笔从戎,参加游击队,转战闽浙赣边,曾任闽浙赣游击纵队第一支队长、第二大队长,闽东游击大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教导队队长等职务,久经沙场,出生入死,成为一名让敌军闻风丧胆的中共虎将。余一鸣军校毕业后,加入国民党军队。国共合作时期,余氏兄弟义无返顾,共赴国难。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穷凶极恶围剿共产党队伍,抓捕革命家属。1948年底,作为游击队长余三江的母亲陈瑞梅,东躲西藏,走投无路,只好远渡海峡,去台湾寻找已随败军溃退到高雄的余一鸣。老人家离家时带走前洋老厝那串铜钥匙,一心想早日回到故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余三江才得知母亲的去向,老厝早已人去楼空。1989年夏,离家40余年的哥哥从台湾回到大陆,与弟弟的手握在了一起,伤心的是,母亲多年前离世,再也回不到故里。临别之际,哥哥把铜钥匙塞到了弟弟手中。1997年1月,余三江夫妇渡过“浅浅的海峡”,赴台祭奠母亲,半个世纪的不绝乡愁与人生大憾弥漫在一抔黄土上空,久久不散。又一年,余三江逝世,老厝铜钥匙传到了儿子宏潮手中。
宏潮大哥宏庆,与我同是老三届知青,一起选调到闽东农械厂,同开一台龙门铇床,我们情同手足。后来他到一家国企任负责人,组织下岗工人自谋职业,殚精竭虑,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宏潮这些年充当闽东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志愿者,为抢救挖掘闽东红色文化,无私奉献,不亦乐乎。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位闽东老革命者的家风。那年,我怀着崇敬之心参加余三江同志追悼会,仰望吊唁厅有一幅挽联,铭记于心:
三载沙场,朝夕相随,深知君,指挥若定,英勇善战,英名令敌军丧胆;
江山赤遍,劳燕分飞,亦闻汝,坎坷不惊,勤奋敬业,德行为友辈钦心。
时代赋予余三江兄弟的风流是,赤子之心,投笔从戎,金戈铁马,报效祖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然而,历史一定会证明,共产党人的信仰与作为,终是大风流。
明清古井
四
前洋村有5幢民国时期老厝,其中一幢是基督教堂。这幢始建于1905年的教堂,土墙乌瓦结构,中西合壁风格,屋顶上的十字架直指蓝天,特别醒目。单从外表看,与同时期闽东乡村教堂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但它是闽东独一无二的教堂,独特就在于大门上挂着一块“宁德市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子。
前洋基督教堂又被誉为“红色教堂”,堂内有展室介绍“红色牧师”吴恒宝事迹。吴恒宝,古田县泮洋乡人,1927年毕业于福建协和神学院,1934年到前洋教堂为牧师。颇有机缘的是,他与余三江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1944年春,余三江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游击队,母亲知道后极力反对,嚎啕大哭,余三江束手无策。吴牧师闻讯赶往余家,安慰余妈妈,解释说,共产党、游击队是代表真理的,这世界将来一定属于共产党。余妈妈思想通了,母子俩转忧为喜。晚年的余三江回忆此事,深情地说:“吴先生所做的工作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我至今还非常感激他。”
吴牧师回忆说,他喜欢阅读《共产党宣言》《唯物论》《夏伯阳》《西行漫记》等书籍,特别是斯诺在书中所言:“中国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唯一的出路。”对他影响极大。吴牧师利用自己特殊身份为党工作,他在教堂举办基督教青年团夜校,讲授《四言杂字》《珠算》《左传》选篇,教唱抗日歌曲和《满江红》《苏武牧羊》,激发不少青年的民族气节,走上革命道路。抗战时期,前洋村有10多名青年参加了游击队,白色恐怖时期,他们的家属被国民党当局诬为“匪属”,遭到迫害。吴牧师大义凛然,以牧师与教徒关系,到他们家中慰问,解囊相助,让游击队家属倍感温暖。他还积极营救被捕狱中的共产党人,为游击队筹款筹粮,作出了特殊贡献。
红色牧师吴恒宝有着别样的人生,别样的风流。
精致的木雕
栩栩如生的泥雕“鹊上枝头”
五
近些年,不少边远的古村落如同养在深闺的美女,忽然一天掀开面纱,惊艳人世间,前洋村也如此,它2016年被评上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初又被评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但如何保护好这“五朝流韵,世外古村”,让千年文脉绵延不绝,让历史文化名村焕发生机,则是当今一代人的责任。我们欣喜地得知,为了科学规范地保护这个古村落和文化名村,传承和发展数百年的建筑文化、宗族文化、农耕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卓洋乡聘请专业团队,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争取到资金4350多万,开始了修缮保护整治工程。
我们看到许多老厝的修缮工作已经开始,一幢清朝私塾馆修缮工程基本竣工,古代学堂的情景重现眼前,环境整治也见成效,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正在进行,相关文创基地开始落地。乡党委书记李霞,乡长余军告诉我们,自从前洋村被县委县政府列入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后,他们深感压力山大,但责任所在,别无选择,只能奋力向前,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让示范村名副其实。
我想起一位伟人的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图片由余宏潮提供)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