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的“凤埔路径”
宁德网消息(记者 龚键荣)12月28日,古田县凤埔食用菌产业园区的生产景象火热依旧,得益于标准化菇房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银耳、海鲜菇等对生长环境十分“挑剔”的食用菌品种实现周年化生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发挥更强的带动能力。循着菌香,记者来到这里探寻乡村产业振兴的“凤埔路径”。
食用菌是凤埔乡最具特色优势、最具群众基础的富民产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凤埔乡群众为了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沿水库后靠定居,过着“一穷二白”的日子。为了生存和发展,库区移民纷纷转向发展“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食用菌产业。
60多年来,凤埔乡主动融入古田食用菌产业“县域工厂化”发展模式中,多措并举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全乡85%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销售,去年食用菌干、鲜品总产量2.31万吨、总产值6.67亿元。
产业发展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凤埔乡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脱贫攻坚重要引擎,牢牢握住“菌业兴旺”这把“金钥匙”,深入实施“党建富民”工程,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脱贫优势。
按照市、县两级对食用菌特色产业的部署要求,凤埔乡在乡集镇所在地打造乡级食用菌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占地435亩,目前已入驻5家规模化食用菌企业,覆盖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党旗红”是凤埔食用菌产业园区的一抹亮色。乡党委积极构建“党委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联动扶贫机制,成立食用菌产业园区“大党委”,在企业组建产业支部4个,带动30多户贫困户及5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支部引领、产业铺路、群众致富”。
有了基层组织引领,各种要素向产业链集聚,为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种菇过程中出现的菌包感染问题,乡党委引导绿华菌包厂党支部与人保公司、邮储银行党组织合作共建,推出“保险+信贷”金融服务。
3年来,这项“接地气”的金融服务累计为凤埔乡350多户种植户的4300万袋银耳种植提供保险,为63户银耳种植户提供授信贷款额度800多万元,既降低了种植风险,又解决了资金难题,提升了广大菇农的自我发展能力。
“去年,食用菌产业园区总产值达到2.8亿元,有效推动全乡食用菌产业由传统小农生产模式进一步向‘五化’方向发展,园区大党委的党建组织优势更加凸显,目前除了为企业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发布,还提供组织生产、管理、销售技能培训等服务。”凤埔乡党委书记许巧清说。
凤埔乡是古田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13个行政村的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程度不一,难以复制乡集镇所在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此,凤埔乡因地制宜推行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按照“一村一基地”要求,引导各村党支部领办食用菌、茭白、芋头、反季节蔬菜等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14个,落实补助资金176万元,吸纳100多名党员群众发展产业。
群众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遇到难题、发生纠纷,怎么办?凤埔乡把源于苏墩村的“晨巡晚议”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进行总结提升并向全乡推广,由乡党政班子成员带头挂村联户,每周至少巡村入户一次,示范带动全乡200名党员干部靠前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化纠纷,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道弯”。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凤埔乡坚持“扶上马、送一程”,把优秀干部人才汇集到贫困村,把专家学者请到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提升自我“造血”能力。一方面,采取从经济能人中“引”、从返乡大学生中“培”、从机关优秀干部中“派”等办法,2018年以来,共吸引42名乡土人才特别是经济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另一方面,打造“田间课堂”,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合作共建,引进专家学者、科研人才8人,激活本土青年创业人才10人,为群众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指导。
库区今昔大变样,菌业兴旺奔小康。2018年,凤埔乡135户486人全部脱贫;2019年,全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19元,较2016年翻了一番;今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0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