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古田新闻

非凡宁德·乡村答卷 | 古田卓洋:砥砺奋进写华章

2022-10-14 16:02 来源:闽东日报


新型标准化菇棚内,数十万筒菌棒整齐排列,菌香弥漫;半山新村内,新楼连片齐整,村民喜笑颜开;各古村景点,游客争相打卡拍照,流连忘返……金秋十月,漫步古田县卓洋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古田县卓洋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就的十年。卓洋乡紧紧围绕“数字古田、绿色古田、开放古田、健康古田、魅力古田”的建设目标,坚持“生态立乡、以菌富乡、旅游强乡”的发展定位,积极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一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生活幸福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呈现……


发展特色产业 擦亮文旅新名片

1


日前,在卓洋乡树兜村天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新型标准化菇房内,一阵阵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菇农陈祥恩正忙着将菌棒有序摆放到生产钢架上。“今年,我在基地里租了13间菇房种植花菇,总数约有30万筒,预计可增收20万元。”话语间,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陈祥恩的增收致富,得益于树兜村成立合作社,建设现代化菇房。

树兜片区食用菌标准化菇棚建成后


2019年,卓洋乡党委因地制宜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采取党支部领办、各村联办合作社的方式,引导党建先进、集体经济好的树兜村联合独峰、下地、沽洋仔、洋塔、廖厝5个村,注册成立古田县天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分2期建成40亩31间食用菌标准化菇棚,成为卓洋乡首创“党支部领办+联办合作社”模式,打造全乡千万级食用菌产业的典型代表,形成了6村“抱团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

“通过建设食用菌标准化菇房,村里的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土地利用率、产品质量、农民收入、村财收入、村庄环境等方面的提升,收入也翻了几番。”树兜村党支部书记陈育楼告诉记者,每户农户租用1间标准化菇房生产花菇,约可获得6.5万元纯收入。靠着这个“聚宝盆”,如今,树兜村已实现租金收入20万元,其中10万元作为村财收入。

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截至目前,卓洋乡已建成树兜、吉洋、双耳食用菌标准化基地,且均被评为“福建省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早已形成了以香菇、银耳、黑木耳等多品种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仅2021年,全乡食用菌总产量达3717吨,产值达9840余万元,食用菌产业也成为卓洋乡蔬菜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增长点。

除了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外,近年来,卓洋乡还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前洋村古民居


金秋时节,徜徉于依山傍水的卓洋乡前洋村,黄墙黑瓦的古民居高低排列,错落有致,与山光水色遥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绝妙的水墨山水画,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观光。

前洋村作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村落格局保存完好,耕读传家古训流传久远,今人用“五朝齐列一村寨,一眼望穿千百年”赞美前洋。2018年以来,前洋村被列入古田县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卓洋乡以此为契机,加快以“五朝流韵,世外古村”为主题的文化宜居工程建设,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红色馆、孝廉馆,正在实施古民居修缮、亲和茶馆改造、文旅产业活动等项目,这也使得久藏深闺的“中国传统村落”焕发生机。日前,前洋村已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知名度打响,发展机遇随之而来。2020年,返乡创业青年李明星回村办起了农家乐;2021年,“闽派电影前洋外景拍摄基地”落地前洋;今年,越来越多企业纷纷向前洋村抛出“橄榄枝”,乡村旅游人气渐涨。

不仅是前洋村。如今,行走在卓洋乡的各个乡村,藏于深闺的落后乡村均已蜕变为风景如画的网红打卡点,乡村游成为卓洋乡另一亮眼名片,带来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卓洋乡的旅游热度,卓洋乡“一线、两基地、三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完善基础设施  绘就民生新画卷

2


崭新的多层建筑恢弘大气;宽敞明亮的教室内书声琅琅;实验室中实验设备一应俱全;塑胶跑道平整舒适,划线清晰……日前,记者走进古田县卓洋中心小学,整洁亮丽的校园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依山而建的古田县卓洋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因投用年限较久远,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曾被鉴定为C级危房。改善教学条件,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卓洋乡陆续投入资金,对卓洋中心小学教学楼、宿舍楼、操场等进行重建、改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条件不断升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前洋全景


卓洋中心小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卓洋中心幼儿园也迎来了第二次搬迁——从建校之初在乡村祠堂扬帆启航,到第一次搬迁驻入卓洋中心小学部内,再到如今的卓洋中心幼儿园新校区,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教学条件得到了卓洋乡群众的一致好评。

“幼儿园搬迁后,校园面积从559平方米到2668平方米,教室从原来的3间到6间,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谈起几年来学校的变化,卓洋中心小学校长、卓洋中心幼儿园园长倪志强倍感振奋。他告诉记者,新幼儿园总投资1100万元,配备了6间教室、3间办公室,基本可满足全乡适龄儿童教学需求。

“新建的幼儿园不仅环境好、设备齐全,离家也比较近。”家住卓洋中心幼儿园附近的村民王东财表示,他的孙子明年就该上幼儿园了,一想到孩子能在新建的幼儿园里上学,全家人都很开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间,卓洋乡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积极补齐教育短板,一个个教育项目的实施,印证着该乡在追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古村荷塘


除了积极补齐教育短板,十年来,卓洋乡还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解决道路建设、教育、水利、养老等突出的民生问题,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完成廖厝—曾厝前温泉物探、半山摄影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文洋至洋塔段公路改建项目、独峰村至文洋村公路改建工程;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生活污水治理、孝老食堂、水质提升、河岸护坡等一批惠民项目……

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民生工程加速建设,卓洋乡面貌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绘就了一幅“以民为本”的民生新画卷。


推进人居环境  打造宜居新农村

3


“现在村子环境变好了,住起来更舒心了,心情也更愉悦了!”伴着凉爽的秋风,走进卓洋乡树兜村,乡村道路绿树掩映,农家庭院打理有序,清澈河流环村而过……望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卓洋乡树兜村村民黄丽辉不禁发出感慨。

黄丽辉的好心情得益于卓洋乡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自卓洋乡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树兜村借着这阵“春风”,整合多方资源,有序、全面开展清理积存垃圾、拆违拆旧、梳理裸露管线等工作,全力以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垃圾随处可见,秸秆柴草成堆,河道废品遍布的树兜真的不见了。”谈起近年来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巨大变化,树兜村党支部书记陈育楼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自开展环境整治以来,村里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有利治理”原则,划分网格区域,打造党员责任岗,以榜样示范带动群众,形成以党员为主体、群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新格局。同时,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制度,让共建共治共享蔚然成风。此外,还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坚持对环境整治进行监督检查,全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树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中有美景,处处皆画卷。如今的树兜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栽植花草,乡村“颜值”显著提升,一跃成为卓洋乡环境卫生整治的示范村。不仅如此,今年7月,树兜村还获评古田县2022年第二季度“最整洁村”。

在卓洋乡,像树兜村一样刷新乡村面貌“高颜值”的村庄还有很多。多年来,卓洋乡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吉洋、半山、前洋等村既有农房整治,积极推进宁古沿线旧菇棚拆除工作,有序开展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持续推进绿盈乡村提质扩面,常态化开展“最整洁村”“最脏乱村”评选活动,有效提升乡村“颜值”。

半山小区


蓝天白云之下,位于卓洋乡东部的半山新村内,整齐划一的联排别墅甚是亮眼,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房前屋后花草吐芳,左邻右舍团结和睦……作为整村搬迁造福工程的集中安置点,该村一改多年前旧村土房年久失修、条件差、交通阻的落后面貌,展现出和谐幸福安康的新景象。

半山摄影基地


“半山旧村村民住房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土房,且旧村交通十分不便。”半山新村党支部书记阮丽蓉介绍,2016年,经过前期全村商讨研究后,半山新村村集体先后投入资金完成一期项目“三通一平”工程及村内部分水泥路硬化、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改水改厕工程、半山村森林公园等基础公共配套设施,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

“现在大家都住上了‘小别墅’,村里配备休闲公园,晚饭后大家一起散步、聊天,感觉很幸福。”今年75岁的肖三妹搬迁进半山新村的“小别墅”已有5年之久。5年间,她深刻感受到搬迁后的满满幸福感。

如今,随着屏古高速连接线通车,半山新村的交通愈加便捷,为今年投用的半山摄影基地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础。每逢节假日都有游客慕名而来,在摄影基地赏日出、观日落,拍摄云海风光。半山二期项目建设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半山云海


时序更替,征程再起。卓洋乡党委书记余军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卓洋乡将继续以奋勇争先的勇气、斗志昂扬的姿态,对标古田县“十四五”规划任务,服务“五个古田”建设目标,坚持“生态立乡、以菌富乡、旅游强乡”发展定位,答好乡村品质建设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更加普惠,乡村振兴取得成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卓洋答卷。

来源: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黄璐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图片来自古田县卓洋乡政府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