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古田:“菇光互补”助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6月12日一早,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菇农余新考来到光伏菇棚收拾杂物,为香菇菌棒上架做好准备。他说:“新菇棚高大宽敞,人在棚里操作很方便,而且通风性好,可以放下更多菌棒,今年打算扩种到20万筒。”
食用菌产业是古田县的富民支柱产业。近年来,古田县委、县政府聚焦“双碳”目标,创造性实施食用菌菇棚光伏+现代化农业提升项目,率先在杉洋镇、吉巷乡等地建设光伏菇棚示范点,积极探索“县域工厂化+生态种植+绿色能源”融合发展路径,努力提高食用菌产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杉洋村光伏菇棚示范点按照“先建后拆、即搬即拆”模式,统一集中土地,引进企业建设主体和光伏部分,并交由属地镇村运营管理,农户享有菇棚内部使用权,企业获得光伏发电收益,村集体取得土地租金收入,实现三方共赢。
据杉洋镇党委书记陈晖介绍,项目共占地237.9亩,分为两期实施,包括标准化菇棚190间、鲜菇烘干房4座、保鲜冷链房5座。目前,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将于今年7月完成建设。
不仅如此,按照打造“小微园”理念,杉洋光伏菇棚示范点配套建设烘干厂、冷链库房等,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使菌菇实现“即采即干”“即干即储”,进一步方便群众发展生产,提高菌菇生产加工水平。
有着十多年种菇经验的余新考告诉记者,菇农自建传统菇棚多以木为架、茅草为顶,四周围着黑色塑料薄膜,既不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新建的光伏菇棚采用钢架结构,水电路“三通”,棚顶还安装了光伏面板,棚顶发电、棚下种菇,一举两得。
随着杉洋镇等地示范点的建设推广,食用菌菇棚光伏+现代化农业提升项目稳步推进。2021年以来,古田县共实施9个光伏菇棚项目,打造8个光伏菇棚基地,总投资3.7亿元,建设香菇棚280间、银耳棚143间、猴头菇棚27间,并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光伏总装机30.746兆瓦,预计年发电量3174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2.6万吨,进一步释放了绿色经济发展潜能。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光伏菇棚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通过“光伏+”的能源转换,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下一步,该县将持续聚焦“绿色古田”发展目标,不断探索总结“光伏菇棚”经验做法,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脚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努力打造出可借鉴推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绿色新模式。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陈莉莉 龚键荣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