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观察 | 吉巷水竹洋:高山水稻丰收,绘就幸福画卷
近日,记者来到古田县吉巷乡水竹洋村,只见阳光洒在金黄色的稻田上,绘就一幅丰收“画卷”。据悉,水竹洋村的40多亩优质高山水稻已陆续成熟,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收割稻谷,力争颗粒归仓。
据了解,水竹洋村平均海拔达1020米,昼夜温差大,日晒时间长,用当地泥炭土和高山泉水种植出的水稻口感香糯、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水竹洋村成立了古田县云水洋农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合作社+农户+企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在党建引领之下,合作社通过创新“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产业业态”,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努力向“强村利民富企”的目标推进。
通过吸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和普通农户加入合作社,水竹洋村组建了产业联合体,充分发挥地理、环境优势,带动村民发展高品质高山水稻、反季节蔬菜等产业,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水竹洋村党支部书记张远总告诉记者:“目前种植合作社示范基地有40多亩高山水稻,后续最大可扩大到400亩,带动全村的劳动力参与其中。”同时,水竹洋村还推出了水稻品牌“竹洋礼”,着力打造高山特色农产品品牌,规范销售运营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实现集体收入更大化。
合作社带头创新机制,运用“互联网+”等技术理念,在微信端开发了“我在水竹洋有亩田”服务平台,推出“粮食订单认领耕地,共享土地收成”的新模式,助力“开荒稳粮,耕地保护”工作;推出“共享菜园”服务,通过“自主认领私家菜园”“委托家庭农场代耕种”“体验式种植采摘”的模式,将农村土地出租,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水竹洋村通过积极尝试、文化赋能,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形成了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水竹洋村还依托原有阶梯式瀑布景观和村庄原生态自然风光,进行微改造,打造水竹洋原生态乡村美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同时,发挥临近屏南的区位优势,链接屏南境内各个乡镇的特色古村及特色产业,逐步打造乡村特色康养+研学基地。“水竹洋村拥有高山气候、高山平原和梯田的地貌,后续我们计划借助这些优势打造‘康养+研学’基地,通过对接高校、中小学,开展农耕体验活动。”张远总说道。
通过“农文旅”三产联动、协同发展,水竹洋村逐步形成了“农业为基础、旅游为引擎、服务业为支持”的“三产融合”局面,一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百姓增收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开。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记者 郑力炜/文 吴圣锦 许昀(实习) 赵玉蓝(实习) /图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