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古田新闻

又美又甜 快来古田 | 禾源 :一起去古田看乡村

2024-07-09 16:21 来源:闽东日报

山水在这里相恋

昨天与今天在这里赓续

若再借一个青春年华

我一定相中古田的乡村

把自己的浪漫种在这里

滋长明天的美好记忆

金翼村

人类学东方神庙

金翼之家 柳明格 摄

鹫峰山脉随水流相牵,到了黄田镇如同金鸡别翅停栖在闽江边,“金翼之家”就建立在金鸡别翅之处。这里原名为“墓亭村”,大概古田人喜欢龙凤呈祥,因城西街道有个龙亭村,便将“墓亭村”更名为凤亭村。后又因为这里是著名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民族教育家林耀华先生故居所在地,因《金翼》一书获称“金翼之乡”,再次更名为金翼村。这一改,村庄乘金翼扶风扬名国内外,这里便成了人人敬仰的人类学东方神庙。

双脚踏上这块土地,轻轻吹拂的江风便吹来与林耀华先生有关的一条条信息,风头劲语:吴文藻师门林耀华、费孝通、黄迪、瞿同祖 4 位弟子均属狗同龄,被师母冰心戏称为“吴门四犬”,正还想细听后语,又一阵风吹来,盖过风头,听到的便是《金翼》小说中的小哥是林耀华先生的影子,接着一路便是这一家的故事:三哥留洋归国,既当教授又懂商道;四哥安于本心继承父业,一边经营大米、咸鱼、木材生意,一边不忘读书,本分商人;五哥道道通达,三教九流无所不染,是个勇敢的船老大……虽说兄弟个个有所作为,但在当时的风雨里,他们江上、地里、社会中该遇的都遇到了,不该遇的也撞个满怀,自然灾害、生死无常、冷酷官司、匪患、兵燹、亲友反目,等等。我扯住一把风,告诉它我要知道大哥二哥,风不负于我,风语中传来大哥二哥是大伯的两个儿子。我终于明白了,《金翼》小说中人物排序是这一家门的纲常,同进一家门就是一家人,还明白小哥一家走向兴旺,是他们有一样治家法宝:“把种子埋进土里,将知识传给后辈”。

心念着这个法宝,再游览“林耀华公园、博士井、乡愁艺术馆、金翼客栈、金翼书斋、民俗古街、述生亭、伽蓝宝殿”等景点中,拾起《金翼》一书中一段话:“人的生活轨迹就如海潮一样,时而平静、时而汹涌,没有人能始终平稳顺利度过一生。生活一直在变,而且也必须变,在新的刺激或者环境下,即便是再平衡的生活也会改变”。是的,一切都在变,只有持着那治家法宝,以不变应万变,才会立在潮头,正如当下的金翼村,把“文化种子”埋到地里,“把知识传给后人”,在闲置土地种上四季豆、火龙果等特色农作物,建设一系列有特色的研学劳动实践新阵地,通过领办合作社,注册古田县凤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引导村民入股,创建特色民宿等。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文化研学,并结合“四下基层”实践项目,推动“金翼文化带”建设,带动周边农业发展,构建“农文旅”融合新布局。把这座人类学东方神庙,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前洋村

五朝流韵,世外古村

前洋村 卓仕尉 摄

走进前洋村,村落中的古墙、黛瓦,古巷、老井,石雕、木刻……千年沉韵,无不撼人心魂。

前洋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村舍坐落于群山合围两溪穿流之间,山风与水韵共同讲述前洋村的千年历史。通往宁德的古官道与村中巷弄,共同编织出这里的人文气象,每一条的文化脉络都流淌着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时代的文化韵味。

昨天为今天而来,今天朝明天而行。与村中的金牌解说老李同行,村里的故事原来还是那样鲜活,一个巷弄的转角,不仅仅是道路的拐点,还是村里姓氏关系的拐点,还是千年之爱的相遇。他说在很久以前,李家姑娘在千挑万选中失望,而在这个巷弄的转角与余家少年相遇,这一遇两家结下“秦晋之好”。一口古井,在他的解读里,让那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有了新解,他说:井上石围古人称作床,床前的明月是井中明月,背井离乡者在秋风萧瑟中看见两轮明月,一轮在他乡天上,一轮在故乡井中,见天上明月,便想井中之月,滋生出思故乡之情。喜欢这样的解读,不是在于让人耳目一新,而在于情注故土,描绘出意境幽远的思乡图。他说前洋“五朝流韵,世外古村”。我即刻颔首赞许,四周青山环抱围下安宁之境,座座老屋的黛瓦栖下历代烟火,岁月包浆的古厝韵味幽幽;宽大、齐整村弄,可以走过八抬大轿。老李在一栋大厝门前教我演绎一番动作,下轿、转身、再踱步进大宅门,他说:这一演定能高升。我演得很认真,于我而言,这一演绎能返老还童,给自己添一份童真,多一份开心。虽说我不善于拍照,可在村中一口方方正正的池塘前,老李指着一个拍照点说:“这里是拍照的最佳点,池塘中有老屋倒影,背景有梯田、果园,是一帧难得村居田园诗画。”我立即站到池塘边,以池塘为镜,把自己映在其中,并题照“沉景池塘与鱼欢”。这里有太多太多的风景,古炮楼、红色纪念馆、智慧人才体验驿站、故事茶馆、亲和茶馆、农民体育休闲运动中心、文化广场、金水溪生态水系景观,还有民宿和古村私厨餐饮馆。老李说个不停,还带我们瞻仰了一株许愿树。前洋村真不愧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国家森林乡村”。

去吧,迈开时尚脚步与古巷道对话,让五朝建筑的古韵在脚下生风,熏陶自己,也活得如老李一样,笑容绽放在当下,心中藏有田园居的美梦。

邹洋村

古建留言,鸳鸯喜居

邹洋村 郑霄 摄

邹洋村地处在曾经被人唤作古田西伯利亚的大甲镇,然而这里真正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古朴典雅之韵至今还伴随着山野清风徜徉一条条村弄,流淌在村中清流里,荡漾在村口的东湖中。邹洋村因崇尚孟子而得名邹陵,后改为邹洋,至今已有880多年历史。

对我悉心关照的学兄阮兆菁就出生和成长在这里,他曾邀我去走走,可一直没去,但我读了他《故园深深情满怀》,真切体会到邹洋村的“邹鲁之风”,他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记叙“小时候,总是听父辈们说,邹洋是一块燕窝宝地,‘燕子’们飞得越远越有出息,越能够经受住生活风浪的考验。事实也果真如此,恢复高考制度之后,邹洋已经有近300多位莘莘学子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贡献着青春年华……”许多人的文字如同自己成长一样,总是从故乡出发,再回到故乡,所以有的人说:乡村是乡村人灵魂的归宿地,有的人说乡村的灵魂活在乡村的人骨子里。此时想起邹洋村与学兄,他即便历经多少艰难岁月,艰难都留给过去的日子,乡村赋予他的是永久的家园。

我是游客,思考留给安静时刻,此时我关切的这里的风景,我按着学兄书中引用一段民谣“邹洋抱燕窝,举目景观多。五虎朝狮乐,三湖映日和。龟蛇关水口,星宿绕村罗。圣母麟宫美,阮公祠厝峨……”按图索骥,看周围群山,游“一宫、二祠、三古屋、四排栋”,让自己沉浸在承载着“邹鲁之风”的乡村里。一见阮氏宗祠,我立即鞠躬敬拜,那七柱四扇,三厅并排,三面风火墙高翘燕尾,气势恢宏,威仪棣棣,即便不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写上,也会让子孙后代顺服在这个大气场中。我在村里人的解读中,知道阮氏宗祠的每块石头都蕴含着文化内涵,处处留心,句句入脑,“青莲池”“方正坪”“提刀沟”“弓箭坪”“三箭矢”“戒尺书斋”,以及三厅秩序陈列与厅前台阶形成等等,仿佛在聆听一本隐藏着伦理与智慧的奇妙建筑大书,叹服阮氏先祖的智慧,同时佩服后人能把这智慧解读。

学兄与阮养进老师在我在品读祠堂一块碑记时走来,说:这块碑记述清道光二十年不慎失火。我说怎么把不慎失火人的名字也刻上?阮老师浅浅一笑,给我讲述了一则“邹洋赔鼓”的故事,按理损坏公物要赔偿,可鉴于是意外,且损失过大,只能赔个鼓,鼓声就是警示,这里把失火者名字刻上,是一样道理,让子孙后代要悉心爱护公物。我连声叫好,宽严有度,以人为本,好家风!

领队催发去看鸳鸯谷时,一位同行叹了口气,轻声自语,鸳鸯鸟是候鸟,春去秋来,现在看什么呢?我想,值得看,正如参观名人故居,名人虽已去,可遗风尚存,故居的每一件一物都有着他的气场,鸳鸯是地理环境质量评价的指示物种之一,它是美好生态的天使,值得看。到了鸳鸯谷,见原生态的阔叶林绿得浓稠,溪谷聚水成潭,泊下一川宝石绿。虽说没有鸳鸯,可在这样的生态里是多么沁人心脾,做几个深呼吸就是与大地森林一同吐纳,会让人醉氧,且在观景台,喝下管理人员泡的茶,气清神爽,鸳鸯居住地便是仙境,见与不见,一样钦羡。

回程了,我回味着古田

种子落在这块土地上

长了稻谷,水果

菌种落在这块土地上有了菌菇

并发展为中国食用菌之都

文化落土,长出现代繁荣

一起去古田看乡村吧!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又美又甜 快来古田”主题采风团成员 禾源

编辑:邱祖辉

审核:陈小虾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