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蕉城新闻

霍童:老区古镇的致富“精”字诀

2015-12-06 15:53 来源:宁德网 郑雨桐

宁德网消息(郑雨桐)霍童,一座美丽的生态旅游休闲文化名镇,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其独特的发展姿态走出“深闺”为人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一度是革命火种的诞生地和大后方,是闽东著名革命老区。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霍童老区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许多老区人民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区逐步加大了对老区的扶贫帮扶力度。霍童镇也通过做好“精”字诀,精确定位、精准破题、精细规划,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扶贫路径,提振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从脱贫到提升,从单村到整体,一项项攻坚克难的有力举措,一幅幅致富发展的壮丽画卷,霍童镇在宁川大地挥洒下众志成城、锐意进取的华丽篇章。

一村一策 精确定位

号“准脉”,开“好方”,因地制宜绘蓝图

“优异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历史文化让我很快就爱上了这座古镇,节假时都会和家人朋友前来旅游一番。”市民林女士欣喜地告诉笔者。

如今,走进霍童,随处可见往来的游客嬉笑欢闹,洋溢于霍童古镇风情。作为“芦荡火种”的发祥地,霍童镇拥有历史悠久的古色古韵。桃坑村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整编地纪念碑、坑头村宁德苏维埃政府旧址、支提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纪念碑、霍童(宏街宫)暴动纪念碑,国共和谈旧址文昌阁……革命遗址保存良好,红色底蕴可见一斑。

70多年前,邓子恢、陶铸、叶飞、范式人、曾志等率领闽东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创建了闽东苏区。叶飞、颜阿兰等率领的霍童暴动在这里打响了宁德县工农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然而,由于环境严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前些年,许多老区人民还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徘徊于温饱线上。霍童老区人民扶贫致富,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下被提上议程,精心酝酿。

1999年11月4日,时任代省长、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深入霍童镇坑头村调研与慰问,并对老区实现“五通”工程表示肯定并寄予厚望。

调研中,习总书记叮嘱陪同领导:“一定要加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度,还要继续落实责任,基本实现‘五通’工程,不等于不要扶贫,还要继续做好配套设施工程,帮助坑头老区群众解决生产出路问题。”

习总书记的话,为霍童镇的脱贫致富点亮了一盏“明灯”。按照中央、省、市、区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霍童镇积极对接区扶贫办和各相关单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精准扶贫工作上,为全面小康奠定了较好基础。

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瞄准贫困户是前提。

2014年,霍童镇将贫困户建档立卡作为前提工作,按照“村为单位、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张榜公示”等一套程序严格操作,通过分步骤、分阶段对全镇贫困人口进行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的识别登记,最终认定出全镇274户756贫困人口。

针对每个村贫困原因不同,霍童镇始终坚持“一村一策”,以贫困对象增收脱贫为核心,在精确定位的基础上,立足乡村实际情况,逐个分析贫困原因,号“准脉”,开“好方”,并按各村的现实基础拟定不同的发展产业目标,以“村貌改变、基础改善、产业支撑、生活改观、民主保障”的目标达到精准扶贫。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分类推进、精准破题。在精确定位的基础上,霍童镇“一村一策”的开发模式谱写了更为华丽的脱贫篇章。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霍童镇 霍童 老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