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聚力 打响蕉城特色文化品牌
宁德网消息(张中尧 颜凑)近日,笔者来到位于蕉城区七都镇三屿村的脐橙种植园内,只见黄灿灿的脐橙挂在枝头。采摘节虽已过去近一个月,但仍有游客陆陆续续前来采摘今年最后一茬果实。果园主人翁道义忙着对果实过秤、包装。
如今,在蕉城区一些乡村,“采摘游”、“文化节”是个热词,农户们“抱团取暖”,在农产品成熟时,合力筹办节庆活动,促销特色产品,树立本地品牌,打响品牌知名度,减少恶性竞争,让当地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发生新的改变。
果农合办采摘节 政府帮扶添动力
上月9日,“首届七都互联网+精准扶贫三屿脐橙采摘节”在三屿村隆重开幕。据主办方介绍,当天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举办了文艺表演、评比“橙王”、吃橙速度赛、橙品雕花展示等活动,全村种植户人均收益1万多元,最高的可达6万多元。
然而,在没有举办采摘活动之前,这里的脐橙常常烂在树上。
脐橙产量大,如果不及时销售,就要使用保鲜剂延长保质期,而保鲜剂又极易影响水果口感。过去三屿人卖橙,大多沿公路摆摊、运往市区零售或等待批发商前来收购,这些渠道往往不稳定且价格没有优势,果农们常常辛苦了一整天都赚不够车马费。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种植户翁则域试图带领大家走一条不同的“卖橙”之路。对翁则域来说,种植高品质脐橙驾轻就熟,但三屿脐橙知名度不够确是软肋。
果农不能等、不能靠,得自己想办法来吆喝促销水果。翁则域提出想法:联合村里所有种植户,办一次采摘节。
翁则域的想法得到农户们的一致响应,也得到七都镇党委和三屿村村委的支持:利用“大梦蕉城”公众号进行宣传,号召各级单位筹集活动资金,借助电商平台招商引资……政府“搭台”,果农“唱戏”,三屿脐橙采摘节得以顺利举办。
“不用为橙子找销路,每公斤8元,还不用我们自己摘,就等着收钱。”种植户李德寿开心地说,借着采摘节,去年他家种的近3亩的脐橙,不到一个月就被抢售一空。
“自从有了采摘节,我们三屿脐橙再也不用愁了。”三屿村村民主任翁书旅说到。
举办活动新尝试 多方共赢促发展
时下,到乡村去旅游成为潮流。对此,不少乡镇以采摘、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当地果品资源或历史文化积淀,整合农业景观、文艺表演、趣味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当地群众增收,也让游客充分享受与田园乐趣。
在农产品销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村民不等不靠,合办各类节庆活动,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有益尝试。在蕉城区,每年都会以镇、村为单位举办各类活动,如八都溪池香鱼节、虎贝黄酒(蒸笼)文化旅游节、北山脐橙丰收文化节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虎贝黄酒(蒸笼)文化旅游节为例,为助力精准扶贫,活动当天,主办方设置了商品拍卖环节,这些商品来自各知名爱心企业、合作社。经过一小时的义拍,共拍出爱心商品八件,筹集的3000多元善款均现场捐助给当地的贫困户,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文化活动的温暖力量。
据统计,虎贝黄酒(蒸笼)文化旅游节当天共接待游客1500余人次,旅游收入达5万余元。
作为一种营销策划,这些活动覆盖了每一个个体,不仅推销了当地产品,发展了当地旅游业,更改变了当地人的精神面貌。
从以前的等客商上门到主动展示自己,从农户间恶性竞争到大家共同致富,从沉迷打牌游戏到健康向上的乡村生活,一场活动从众多细微之处改变着当地群众,不断营造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美好生活氛围。
总结经验树品牌 力求活动“场场新”
节庆活动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化程度不够,有些工作难以持续开展;节庆活动影响力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限;农民缺乏办节的专业人才,导致策划创新不足等。
举办活动不是图“一时热闹”,而是为了打造当地的文化品牌,以节庆活动为平台,丰富基层农村文化生活,用文化改变思想,用文化带动经济,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除了采摘活动,借助丰厚的文化资源,蕉城区委宣传部还于2017年初启动开展“新蕉城·好蕉城”六好——好风光、好故事、好舞台、好榜样、好味道、好村居主题系列活动(以下简称:蕉城“六好”系列活动),用文明健康、精湛脱俗的文化活动占领城乡文化主阵地。
目前,蕉城“六好”系列活动基本完成了蕉城文化品牌打造的宣传奠基阶段任务且初见成效。但今后如何形成资源整合、立体传播、内容多样、运作科学的长效机制,使其健康发展和巩固提高,还需要不断总结过去,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
纵观全区乡村文化节庆活动,蕉城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底蕴得到挖掘,特色民俗文化得到弘扬。为了进一步引进、容纳、消化和吸收优秀文化,打响蕉城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蕉城发展的特殊城市内涵,全区人民积极发挥主动性营造更浓厚的文化氛围。
未来在持续开展蕉城“六好”系列活动中,蕉城将不断创新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形式,同时探索新的传播渠道,发挥蕉城区“1+6+N”(即:以“大梦蕉城”为龙头,蕉城区委报道组、蕉城区电视新闻宣传中心、三都澳侨报、三都澳宽频、蕉城在线新闻门户网站及中国蕉城政府门户网站为支撑)融媒体传播功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文气息通过全方位、多手段传播送到群众面前,让每场活动都办得有新意,让当地人民真正通过节庆活动,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