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蕉城,唯美食不可辜负
海上养殖
宁德网(陈文波)在古代,蕉城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历史上,因为交通不便,这里成为逃避乱世的桃花源。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宁德蕉城迎接着一批一批的北方来客。于是,这片青山绿水,开始扎下了中原文化之根,成为最佳的栖息之处。
今天蕉城人的骨子里,依然有一份安逸与淡然。加上从东汉开始,南方道教圣地——霍童洞天与佛教天冠菩萨道场——支提寺的盛名令许多高僧大德欣然而至,唱经颂咏,喃声成阵;而古时中原宗教与文化的传入沉淀下来,又与古越海洋文化相交融,形成了蕉城独特的文化基因传承。
蕉城区有山有海,蕉城的食材异常的丰富,也让这里成为美食的天堂。
柔软的霍童
在霍童,你的时间是柔软的,在这里,时光仿佛停住了脚步,在这里,你可以放松身心与山水自然相遇,当然,还有美食。
八果糕,又称八仙糕,一个听着就让人有食欲的名字。在霍童,但凡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美味的八果糕。霍童民间流传,八仙云游霍童山水时,被糕香陶醉,铁拐李化身书生,闻香追随,才知原是八果糕的香味。八仙品尝八果糕,于是,八果糕又有了八仙糕的称谓。
在霍童古街,“潘邦腾糖糕饼店”是一家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老店,他们家的八果糕是霍童最正宗的。
制作八果糕的用料是花生、芝麻、冬瓜糖、白糖、糯米粉、猪油、馅糖等原料,用水是霍童溪的地下泉水。制作时在糕粉上浇上固定比例的糖浆,揉搓调和后,糖浆与糕粉相互交融,糕粉变得细腻润滑。此时,再将调制好的糕粉装入细筛中,左右摇晃细筛,均匀细碎的糕粉便从筛眼中慢慢滑落。而后将碾碎后的花生与芝麻混合,再掺入猪油、糖浆、糕粉,八仙糕的馅料便初见雏形了。将馅料铺到方屉的底层糕粉上,这便是八仙糕的中层馅料。八仙糕表层的制作工艺与底层相同。
在霍童,柔软的不仅仅有八果糕,还有霍童肉丸。霍童的肉丸名为肉丸,其实是芋头包。它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外皮,把煮熟的芋头用木棒捣碎成芋泥,和着地瓜粉、猪油揉制成饼状外皮。再包上肉馅,经过最后的蒸煮,霍童肉丸就做成了。
行走在霍童,古街的时光是静谧的,古街上的人也是安静的,即使是生意人。他们不会过分招徕顾客,因为,他们有充分的自信,自己的东西是美好的。大肠粉扣,霍童光饼,烤豆腐干,都静静地等待食客,当你遇见时,你会发现,原来,这样的相遇是多么的美好。
原味海鲜
蕉城区有山有海,山海之间的滩涂,出产的海鲜尤为鲜美。
蕉城人处理海鲜讲究一个原汁原味。一是白酌煮法多,这主要是壳类海鲜,虾、蚶、蛏、蟳、蟹等都是原汁原味;二是汤多,有鱼刺汤,有鱼皮酸辣汤、鸽蛋煲鲍鱼汤、海蚌炖鸡汤,往往喝得客人满肚子汤汤水水;三是味道喜清淡、甜、酸、辣中和,这也体现了蕉城人中庸,不温不火的群体个性。
到了蕉城,不可不吃这里的大黄鱼。
大黄鱼又称“黄花鱼”“黄瓜鱼”,由于肉质鲜嫩,成为广大市民的餐桌常客。大黄鱼是我国沿海中下层洄游性经济鱼类,体色金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宁德的官井洋历来是我国著名的大黄鱼产卵场之一。
除了大黄鱼,蕉城的二都蚶,也是堪称原汁原味的海鲜。由于二都镇独特的地理水质优势,养出的泥蚶以其壳薄、肉质肥满、色红血多、咸淡适宜、颗粒大小适中而驰名省内外,被誉为滋补佳品。
冻起来的鲜美
在蕉城,人们很喜欢自然结冻的食物。不管是海鲜也好,还是肉类,冻起来的胶质,鲜香可口,滋味十足。
在霍童,人们常做的是溪鱼冻。选用霍童溪中的溪鱼,放入锅中,倒入霍童溪水烹煮,同时加入姜片、葱花去腥。在烹煮的过程中,溪鱼中的胶质汁水被煮出,汁水煮至浅棕色出锅,静置一晚,汁水在夜晚的低温和胶质的作用下慢慢变成果冻状。
“猪脚冻”是洋中美食之一,最上层凝结着一层白色油脂,被切割成略微方正的大块,黑红而透亮。热气腾腾的拌粉与“猪脚冻”搭配一起,再加上一碗撒上葱花的清淡蛋花汤,一个美好的早晨就从这顿早餐开始了!
不过最鲜美的还是要数土丁冻。每当退潮时,渔民们到海边寻找一种长约5至7厘米的滩涂动物——土丁。把洗净的“土丁”放入锅里煮熟后加入七八倍的水和适当的食盐。待水烧滚后把“土丁”连同浓浓的汤汗装入碗中,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土丁冻看似丑陋,但味道确实出人意料的鲜美,堪称天赐的美味。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