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音乐的翅膀——蕉城引领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杨洋 通讯员 张中尧 文/图)每天,蕉城区各个中小学校园里都会响起乐器鸣奏声……这是学生们在进行音乐课程练习。
近年来,民乐教育在蕉城区掀起热潮,多所学校结合自身特色设置小乐器学习课程。这些课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树立了校园艺术教育品牌,而且丰富了审美教育内涵,引领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
老师指导学生葫芦丝
把音乐引进学校,成为孩子们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蕉城区并不少见,而蕉城区第一实验学校更是把民族器乐作为校本教程,旨在培育民族文化传承新苗。尽管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但近五年来,学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增设各项设施,为师生的美育成长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走进校园,正值放学时间,校园一角传来悠扬动听的葫芦丝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循声而去,原来是四(2)班的同学们在课后练习。一曲吹罢,授课老师陈晓婷向记者说起开展葫芦丝课程的初衷。
2015年,校长何安法在外出学习时,了解到许多学校以传统音乐为抓手开展校本课程,于是何安法把民族音乐引进学校,并把它作为本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同时还会演奏一至两件民族乐器。
“葫芦丝音域较窄,发音容易,指法简单,嘴上技巧简练,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便于普及提高;另外,葫芦丝用竹子做成,蕴含着传统竹文化的因素,也让师生们倍感亲切。”陈晓婷说。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学校充分利用宁德师范学院、畲族歌舞团等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利用课余时间和暑期,对全体美育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吹奏葫芦丝;学校还编制了葫芦丝校本教材,免费发放给学生学习。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一批批原来对传统丝竹器乐一窍不通的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掌握了葫芦丝的演奏技能。
“学习传统丝竹乐器意义深远,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学习民族音乐,其意义远远超过一般的课外活动,这也是我们义务教育学习与传承民族音乐技艺的改革行动。”何安法表示。
11月14日,记者来到蕉城区三都中心小学,伴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阵阵琴声不绝于耳,或婉转,或悠扬。不远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跟着老师学习吹奏口琴。“刚刚我们吹奏的是《啊,苏珊娜》,每周的音乐课,老师都会以教学的形式让我们学习口琴曲目。”四年级学生孙灿说。
“2013年开始接触口琴,并参加蕉城区政府举办的口琴培训班,之后一直从事口琴教学的工作。”该校教授音乐的黄老师告诉记者,口琴体积小,携带方便,花钱不多,练习时比一般的乐器容易得多。
“像口琴、竖笛这样的小乐器,早已在三都岛上普及,小乐器散发出大魅力。”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学校将口琴课程纳入了校本课程,并保证孩子们每周至少能有一节课接触到口琴。
据了解,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营造“班班有琴声,人人会演奏”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蕉城区把“口琴进课堂”作为“乐享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口琴进课堂”活动,全区20多所中小学参与其中。宁德市音乐家协会口琴分会还专门编写《快乐口琴》一书,作为此项活动的辅助教材,免费提供给各学校,以此推广音乐普及教育。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口琴音乐在蕉城土地上遍地开花,3万多名口琴爱好者,用小小的口琴吹出快乐生活,口琴逐渐成为蕉城学子开启音乐殿堂的“金钥匙”。
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2017年,宁德市政府办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重视美育知识学习,加强实践环节,增强课程综合性。
为此,蕉城区认真贯彻学习,通过对学校办学文化传统的把握和辨析,确立了“以艺育德,以艺启智”的办学思路,不断强化艺术教育,逐步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
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开展艺术教育,硬件是基础,师资是关键。多年来,蕉城区积极筹措资金,在各校配置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器材、教具等,确保了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消除艺术教育师资不足这一制约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蕉城区采取引进与培训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整体提高相结合、任务驱动与激发兴趣相结合、名师带动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等师资培训方法,走内涵发展之路。
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同时,该区各校还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建了器乐、书画、舞蹈、小主持人、足球等特色社团,把第二课堂作为构建美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工作来抓。此外,各校充分利用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成果展演,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在展示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几年的美育教育成果,让蕉城区各校更加坚定了以美治校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用美点燃学生成长的心灯,让学生们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