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蕉城新闻

蕉城七都发现百年老墓 墓主竟是三都澳开埠有功之臣

2019-01-21 10:39 林翠慧

微信图片_20181205101240

老墓重新修整现场。

宁德网消息(林翠慧 文/图)

2018年12月4日,阳光正好。

从三都澳吹来的海风温柔拂面,在蕉城七都三乐村葱茏的龙眼树下,车子一路行进。村道边,一座古墓正在清理中,大型的规模,完美的造型,第一眼就让人感觉墓主人必定大有来头。精美讲究的三合土构造,和碑文左右的墓联,引起了笔者的好奇。探究之下,笔者发现墓主人竟然来头不小,百年前在宁德极具影响力,且对三都澳开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位风云人物。

这是一座三合土棺椁墓葬,在龙眼树丛的掩映之下,老墓静静伫立着,一位老人在此安详长眠了一百多个春秋。

该墓占地约150平方米,呈半圆形,外形颇具古代官家墓葬规制,左右墓手刻有如意纹,左右摆手雕刻着蝙蝠纹,墓葬构建精美。根据墓碑记载,该墓葬建于1916年。

左右墓联刻有一副对联。上联:黄土惯埋人,胡然一息尚存,未死便灰千载志;下联:苍天如爱我,愿趁寸心不昧,来生多乞几分痴。下有小注:念劳人也,今老矣!生涯草草,岁月匆匆,今生有几时,来生不可知,天如有意,吾宁瞆瞆以安乎!书以寄慨,并以质后之过此者。星野再识。

蝙蝠纹

蝙蝠纹

墓主人黄承箕,字星野,他为自己撰写的墓联感性精炼,书法刚劲隽秀,可以看出生前是个唯物主义者,极具风雅并看淡生死与功名。

在关键字的索引之下,笔者在政协文史资料《民国宁德》中找到了此人的生平介绍:“黄承箕(1852-1934),字敬为,号星野。县城月爿坪人。光绪年间(1875-1908)例贡生。捐光禄寺署正。留云社社员。”

另据书中记载,当时的宁德县有两支黄氏大族。一支是月爿坪的黄履刚家族,另一支是 “父子登科”黄书田家族。黄履刚家族祖籍七都晡源,二十一世祖宗旺于明初迁居县城前林坪,传至举人黄履刚,生有八子,以长子承箕、三子承芳、五子承志最著。黄承箕,清光绪间例捐光禄寺署正,授五品衔。入民国,号县事黄式苏推荐,任宁德县研究所所长、自治会总董事等职。曾为三都澳开埠做过贡献。

穿过蕉城鹏程街区大华路宛如谜宫一般逶迤曲折的胡同穿巷,笔者在成片的古建筑群体中找到了黄承箕的故居——月爿坪。厅内悬挂的是由福宁知府严良勋、海军上将萨冰镇、东路观察使、禁烟总办陈培锟奖给的五面牌匾。经过岁月的磨砺,虽然老宅褪去华彩,但大宅门的气派犹然。

左右摆手是如意纹

左右摆手是如意纹

黄承箕代表的黄氏家族,因何有这样的荣耀和影响力?

探究黄承箕本人及其家族产业,民国时期的宁德县,居民生产生活以渔业为主。每当渔汛到来之季,白天,渔舟桅樯耸立,宛若森林;入夜,“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三都澳海域万船云集,组成一幅“渔、船、网、人、灯”的海上奇景。在民国时期,宁德县各大码头均设有行栈,名曰“顺德渔行”。渔民捕捞的海鲜会送至渔行过秤,再由渔行分配销往内陆,渔行则赚取其中的佣金提成。在这样的渔业生产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宁德县研究所所长、自治会总董事的黄承箕及其家族的声望可想而知。

另据民国宁德知事黄式苏赠给黄承箕的贺寿诗来看,也提到了他在地方的重要地位 :“太邱德望重当时,里巷同声有颂辞。百行动能孚众论,(言出便息群疑。清季三都澳初开埠,群情惶感,君往谕之,始释然。)老成几辈君尤贵,兄事平生我亦宜。犹记江城兵起日,迎门来为策安危。”

一向闭关自守的清政府为什么要自开三都澳商埠呢?说起三都澳,不能不提福海关。1898年,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为偿还外债,清统治者将目光落到了口岸上,清政府总理衙门提议自开三都澳为商埠“振兴商务,扩充利源”,得到光绪帝认可。1899年5月8日,闽浙总督许应骙饬委镶红旗协领明玉会同税务司前往三都澳正式开关。

清政府这道政令,将对渔业生产及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不得而知,加之民众对清政府开埠通商深入中国内地这一做法颇具嫌隙与反感,县城被阴霾与惶恐之色笼罩,群情激愤,人心惶惶,大有举事之势,局势一触即发,另当时的宁德县知事黄式苏束手无策,权衡之下,找到了能影响当地经济且有一定威望的黄承箕,由其出面,张贴告示。而黄承箕也不辱所托,在码头、集市等人流聚集的地方与商户、渔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凭借自身威望召集商户,挨家挨户释疑解惑,几番奔走与抚慰之下,平复了民众惶恐不安的心,此前的顾虑与激愤随之烟消云散,筹备工作如期完成,福海关顺利开关。

通商后的海运大物流,引来人员流和资金流,带动了三都本岛的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歌台酒肆,茶楼烟馆,五花八门,颇呈都市的繁华与喧闹。闽浙总督许应骙赠“勤干有为”额,并申报朝廷,得到光绪皇帝嘉奖,钦加黄承箕五品衔奉政大夫,光禄寺署正。此后地方每有棘手事务,知县(县长)都要敦请黄承箕出面协助,黄承箕的地位声望与日俱增。

黄式苏诗中还有:“朅来作宰海邦中,款段逍遥识是翁。犹及相逢宁恨晚,居然不至为非公。活人药石原馀事,排难乡阔有古风。老借鱼盐聊避世,自安岁月卧墙东。”这也是对黄承箕体恤民情、乐善好施、悬壶济世的一种赞美。黄承箕八十寿庆时,海军上将萨冰镇赠予的匾额“春满蟠溪”,还高挂门楣。遗憾的是,光绪26年诰封黄氏三代的两道圣旨,在文革中不知去向。

微信图片_20181205105550

微信图片_20181205105545

光绪26年诰封黄氏三代的两道圣旨,如今只剩手抄本。

上世纪80年代,出于中国传统家族荣耀观和对祖辈的守护,黄氏后人将老墓掩盖保存了下来。2018年,在族人的商议之下,黄氏后人决定将老墓重新修整,在掩盖了40年后,让其重见天日。

如黄承箕这样,对三都澳开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墓葬在40年后重见天日,这对研究近代宁德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价值。其墓葬保存的完整度、墓葬规制、构建精美度,在宁德较为少见,也为地方文化、近代墓葬习俗提供研究价值,对探索三都澳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因此对该墓葬的保护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