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蕉城新闻

革命老区蕉城区虎贝镇:特色产业兴 老区乡村旺

围绕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2020-09-29 10:18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消息

平均海拔810米的蕉城区虎贝镇,是革命老区、高海拔农业区、生态休闲度假区,下辖18个建制村,其中老区基点村5个、老区村13个。

如何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当地通过发展高山猕猴桃、高山食用菌、黄家蒸笼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我们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名片,加快农旅、文旅融合发展。”虎贝镇党委书记雷雯说。

品质作引领  农业好前景 

上个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慰问演出小分队走进虎贝镇下楼村,演员张光北现场为当地晚熟猕猴桃代言。

2016年,湖蓝家庭农场精选安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3个优良猕猴桃品种,试种了15亩。试种成功后,着手打造采摘游乐基地,初产期亩产效益超过1万元。

“今年猕猴桃进入量产期,以私人订制和现场采摘为主,每公斤均价有望突破40元,年亩产收益可达4万元。”湖蓝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枝英说,猕猴桃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实现了纯生态种植。

据雷雯介绍,自湖蓝家庭农场猕猴桃新品种试种成功后,镇里紧抓发展机遇,今年初鼓励新厝、旧厝、甲地、浮山等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种植新品种猕猴桃。目前,全镇已种植高山晚熟猕猴桃1040多亩,高山高优千亩晚熟猕猴桃种植基地初具雏形,下一步,将策划举办采摘节,把高山猕猴桃品牌打响。

配强党支部  带动一方富  

高山食用菌是虎贝镇的另一个特色产业。为了推动高山食用菌产业迈向高端,虎贝镇探索出“村支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带动乡亲们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虎贝镇七淀村是库区移民新村,村党支部利用移民帮扶资金,建设标准化大棚,引导村民发展香菇种植。2017年,23位村民联合注册成立沃丰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

走进沃丰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菇农正忙着采摘、装箱。“今年接种香菇菌棒45万筒,日产香菇1.5万多公斤,产量比去年翻番,预计年收益达50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黄祖落说。

眼看七淀村靠种植香菇村民渐渐富起来,周边的梅鹤、文峰等村庄纷纷跟进,现已种植香菇面积接近600亩,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

在宁德梅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香菇种植基地,梅鹤村党支部书记林昌碧在对村民进行采菇技术指导。“过去,梅鹤村的村民普遍以务农为主,闲时打零工,现在村民可以到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林昌碧说。

老技艺升级  振兴更有力  

近日,笔者来到黄家村,看到许多家庭式作坊都在忙着。村民邱娟丽吃过早饭,就在大厅里穿、编、扎,不多时,一个蒸笼雏形就形成了。

“平日里,我一边带孩子,一边制作蒸笼,每天可以赚几十块钱。”身患残疾的邱娟丽,起初对制作蒸笼有疑虑,担心身体吃不消。在镇里干部的照顾下,通过制作蒸笼,她每月能赚到近3000元。

黄家村制作蒸笼已有900多年历史,这项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虎贝镇被授予“中国传统蒸笼手工艺传承基地”称号。如今,“黄家蒸笼”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实现年产值1.8亿元。

为了给乡亲们带来更大收益,当地成立黄家蒸笼行业协会和黄家蒸笼合作社,在工艺和材料等方面加快改进和创新,开发出盒、碟、瓶等300多种竹制工艺品。同时,在销路上试水“互联网+”,通过线上销售平台获取大量订单。其中,40多家企业迈入跨境电商行列,带动蒸笼制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我们将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黄家蒸笼手工技艺,用好用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一公共品牌,深入推进‘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引导老产业焕发新活力。”雷雯说。□ 李加进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