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蕉城新闻

蕉城:山海协奏,乡村振兴谱新曲

2020-09-29 11:03 来源:宁德网

 



航拍赤溪镇区 李加进 摄



霍童泛舟 李加进 摄




雾气中的猴盾村平湖茶园 (图由八都镇政府提供)




农民休闲公园 李加进 摄



八都白鹭洲鱼鳞坝引客来 李锟摄 



三都澳海上新型渔排 颜凑摄

宁德网消息(记者  郑雨桐)

产业蓬勃,持续释放发展动能;环境雅致,不断勾勒美好蓝图;人气汇聚,打造乡村“网红地”……如今,走进蕉城区,领略乡村风光——

那一颗颗璀璨如珍珠的魅力乡村,在宁川大地上展现迷人风采,又在交相辉映中串联成线、拓展成面,挥毫成一张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画卷。

“近年来,我们把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强基础、补短板、抓特色,努力争创闽东乡村振兴的蕉城样板。”蕉城区副区长李朱成说。

高位谋划 勾勒乡村“新愿景”

霍童溪畔,风光旖旎。

漫步“太极慢客村”八都镇溪池村,感受到的是绿水青山的独特风韵,以及美丽乡村的振兴气息。

近年来,溪池村抢抓霍童溪区域发展机遇,积极打造以“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为主导的宜居宜业宜游“太极农庄”慢客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立面改造、农民文化公园、休闲木屋、木栈道、滨水景观防洪堤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该村还把发展休闲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努力打造自助烧烤、户外拓展等特色旅游项目,举办“香鱼旅游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促进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

几年前,返乡创业青年林明华看到溪池村发展带来的商机,第一时间返乡创办了农家乐,打造了特色休闲项目,每年收入可达几十万元。谈起未来,林明华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上汽宁德基地及配套项目的落地发展,村里的休闲游必然迎来更好机遇与发展。

溪池的精彩故事,生动诠释了霍童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的振兴篇章。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立足霍童溪这一独特的资源,蕉城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长远谋划,着力打造霍童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在山水之畔勾勒出豪迈“走笔”。

霍童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以霍童溪为轴线,以乡村振兴示范带10个村辐射带动霍童溪沿线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重点打造“五带”,即打造高优景观农业产业带、文化旅游产业带、生态水利观光带、生态林业景观带和人居环境示范带,推动霍童溪沿线实现全面振兴。

围绕示范带整体规划,10个村庄立足各自实际,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既打造特色,又相与为一,交织成一幅幅山水画卷,让霍童溪沿线成了蕉城乡村游的精品线路,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全盘统筹。蕉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和12个专项小组,搭建起乡村振兴的组织架构,从顶层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结合当前实际和长远未来,蕉城区还印发了《宁德市蕉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宁德市蕉城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努力争创闽东乡村振兴的蕉城样板的决定》等文件,出台了加快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实施方案,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一块块夯实的“基石”。

有规划,更要有保障。蕉城区着力破解以往乡村发展面临的组织、资金、人员等方面短板弱项,打破振兴“桎梏”。如针对49个产业薄弱村,蕉城区妥善安排乡村振兴指导员或第一书记挂钩帮扶,并精准实施一批水果种植、林竹开发等产业项目,为产业薄弱村的振兴赋予强劲动力。

紧扣产业

打造乡村“聚宝盆”

田间地头,沃土“生金”。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欣然可见,蕉城区各乡村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个个扎实的步伐。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虎贝镇种植大户李枝英通过福建安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安沛1号”“安沛2号”“安沛10号”3个猕猴桃品种,试种了15亩。

3年后,猕猴桃进入初产期,安达科技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意外地发现虎贝高山土壤极其适合种植猕猴桃,种出的品质好、价格高,1斤卖十几二十元不是问题,值得大面积推广。技术人员的意见让李枝英充满了信心,一鼓作气扩大了200亩规模。

虎贝镇党委政府也抓住了机会——他们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猕猴桃种植,并主动联系了安达公司争取了品种引进、技术培训、有机肥提供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如果进入盛产,亩产可达到 4000斤,亩产值可达5万元。”李枝英以前都不敢想象,小小的水果竟然也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她双手捧着猕猴桃,信心满满的眼神背后,仍藏着些难以置信。

这样的甜蜜故事在蕉城区并不难见到。蕉城区发挥自然优势,积极引进新品种高效益水果,如今已初步形成宁古线万亩高山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沿海千亩晚熟荔枝种植区、霍童溪流域三万亩优质新品种柑橘核心区等三大水果种植区。

除了“甜蜜事业”,缕缕茶香也在蕉城带起了一个绿色产业。蕉城,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依山面海、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这孕育了蕉城茶叶的优异品质,其天山绿茶、天山红茶、天山白茶、天山金观音、天山银毫茉莉花茶久负盛名。

近年来,蕉城区委、区政府印发《蕉城区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蕉城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推进茶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宁德天山茶”全国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确保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蕉城茶叶产量达12980吨,产值8.5亿元,涉茶人口占农村总人口70%,茶农人均收入3700元。

每一个村的绝大多数村民都在发展农业。然而,单一零散、缺乏计划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趋势和要求。农业区域性整体布局和“五化”水平的提高,成了蕉城区抓乡村产业的切入点。

“我们围绕“7+1”产业发展布局,重点紧扣‘茶、果、渔、游’等重点产业,按照‘面上推进,点上示范’的要求,以乡村振兴试点村为抓手,以点及面,构建和完善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蕉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昌会说。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兼具山海优势的蕉城,产业同样唱响着山海交响的动人旋律。

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地方性鱼类,已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蕉城与大黄鱼有着不解之缘,大黄鱼产业更已发展成为蕉城优势产业之一,带动许多群众创业就业。

近年来,蕉城区通过政策扶持、品牌创建和推介,已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大黄鱼全产业链,还被授予“中国大黄鱼之乡”称号。一条“国鱼”,“游”出了一方新天地。

因产而富,因业而兴。今年以来,蕉城区紧紧依托资源优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特色产业、知名品牌、优质园区三套“组合拳”,并落实2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促进茶叶、渔业、果蔬等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

看蕉城,山海之间,一曲曲产业交响曲正在不断谱写,正豪迈唱响乡村产业振兴“最强音”。

内外兼修

培育乡村“绿富美”

美丽乡村,分外妖娆。

领略蕉城各乡村,只见道路宽敞亮丽、车辆停放有序、环境整洁优美,点缀成移步换景的乡村景观。

在七都镇北山畲村,畲风弥漫的统一立面围墙,温馨明亮的农家院落,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沉醉其中。

作为“两高一线”沿线重要区域,北山村的人居环境不仅关系着群众的幸福生活,也关系着蕉城区整体形象的展示。近年来,北山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82栋民房改造,建成6处垃圾处理站,配置200余个干湿垃圾分类桶……将村子装饰得愈加美丽、分外动人。

而这样的变化,正在蕉城区各大乡村精彩上演——

霍童镇邑坂村统一采用“徽派”风格,累计完成新街立面改造160栋,完成自来水、路灯安装、电网改造和管线下地工程建设,新建农民公园、森林公园、沿溪步道等。同时,还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打造出无村际交界线差异的整洁乡镇。

虎贝镇中洋里村70岁村民叶家秋则对蕉城区农村改厕这项民生工程竖起大拇指:“墙上贴起瓷砖,新安装的蹲便器干净整洁,新厕所明亮又卫生。”他家的无害化厕所配有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后的厕房密闭保温好、卫生不臭无蝇虫、粪池不渗无害化,有效地解决了以前农村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情况。

“这里曾经有一条环绕农房的小溪沟,水流干涸后变成村民倾倒垃圾的地方。现在好了,村里修建起污水处理站,实现了雨污分流,环境一天更比一天好。”赤溪镇黄田村党支部书记黄友平说……

一点一滴变化,都揉碎在绿水青山的掠影中,折射出乡村美丽的图景。发展的目标是民生,振兴的落脚点也是民生。只有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振兴的福祉,乡村振兴才具有意义。

2018年,蕉城区制定《蕉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等“一革命四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在补齐短板弱项的基础上,蕉城区按照“规划先行、守住红线”原则,结合地域特点推动差异化发展,积极培育霍童文化体验小镇、九都支提山健康小镇和虎贝高山旅游小镇。同时,探索建立“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用水”的资金整合机制,对美丽乡村建设、改水改厕、“两高”沿线整治等项目资金进行统筹。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8.24亿元。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生态就是创品牌。按照这一思路,蕉城区加快整合资源、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以点带面、集中连片的发展态势,为发展全域旅游蓄能。

绿水青山皆有情,勾勒乡村新图景。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推进,蕉城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让群众真正生活在景中、生活在画中、生活在绿水青山中。

振兴蓝图已绘就,鞍马未歇再前行。踏着时代的劲风,蕉城区将继续踏实走好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描绘出一幅幅更加宜业宜居宜游的乡村新画卷!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