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鸾观察 | 澳里初印象
乘旷野的风,循蜿蜒的山道,向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出发,一路寻找传说中的道骨仙风之地——蕉城飞鸾澳里村。转过一个弯道,在隐秘的山边,小村豁然出现眼前。
这是一个静谧的村庄,人踪寥寥,环形规制,周边山林毛竹繁盛,精致的木围栏绕田园一周,四周石头房围田而建,八十年代的土建风格把时光都定格在了那个青葱岁月。透过陈旧的会场,不难想象当时群众在公社看集体电影的场景。
地处白马山西南麓的澳里村,距飞鸾镇区东6.8公里,白马山海拔1003米,辖澳里、施家山、后洋、牛尾洋、东澳、南边厝等6个自然村。小村人口简单,常住413人。拥有万亩林场,还有大片纯杜鹃林等。
据说,这里是黄岳的故里。黄岳(约850-907年),以渊博学识被举荐到太学。他一生忠廉,乐善好施,又勤奋好学,尤其对易象、太极、历数之学颇有研究。彼时,黄巢起义,军阀割据,烽火连绵,民不聊生。黄岳疏散家资周济难民,许多避难入闽的士大夫慕名前来投靠,黄岳告诫家人,来的客人无论贵贱,都必须善待。
割据福建一方的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听闻了黄岳贤德、崇高之声望,多次派人请求黄岳出任幕僚,黄岳认为自己是李唐的臣子,为了维护唐王朝之纲常,体现黄氏子孙遵宗敬祖之孝,于是他率领母亲、儿子及两个弟弟投于二都东风百丈漈龙潭,壮烈殉国。
黄岳尽忠尽孝的英烈之举,深深地感动了闽王王审知,促使王审知在治闽期间“勤劬为牧,俭约爱民,尽去繁苛,纵其交易,关饥廛市,匪绝往来”,给福建人民带来了近30年的繁荣景象。为了感念黄岳,群众自发修建了黄岳庙,之后更是在各地兴建。宋、元时被帝王封为忠烈王,建忠义祠。黄岳忠烈的事迹,历代帝王、文人墨客推崇备至,影响至今。
蔚蓝之下,广袤的田野进入冬藏,蛰伏着下一季的兴歌,就像当前的澳里村,等待着机遇。
穷则思变,富则反哺。这两年村里来了个年轻且有思路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主任陈宏泽,凝聚了村两委力量,从推动产业兴旺、建设宜居家园、实现乡风文明、壮大集体经济、创新乡村治理四个目标入手,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粮食种植,结合万亩林场、千亩茶场等生态旅游资源和道教等宗教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天然游客集聚地。进行石头房特色修缮,引导村级灵活运用土地、政策、资源、资金等农业发展项目要素,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记者:林翠慧 周邦在/文 柳明格/图 郑镇/视频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