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蕉城九仙:新村新貌新生活 日子越过越红火
初冬时节,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晨雾缭绕,一排排茶树从山脚盘旋而上,铺满青山,与金色的暖阳相互交织,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生态田园风光。茶垄间,67岁老茶农赖玉周正躬身施肥,为明年茶叶增产增收夯实基础。“这个时段施用冬肥,可以补充土壤养分,促进茶树生长。”赖玉周一边撒着肥料,一边介绍说。
赖玉周现拥有金牡丹、福云6号茶园4亩,还有一片近5亩的柑橘园,种有甜橘、六月柑、红美人等多种水果。“前段时间,柑橘刚采摘完,大概有3至4万元收入;茶叶每年的收入也有3至4万元,农闲时候我还会打点零工,一整年下来,收入差不多有七八万元。”说起现在的日子,赖玉周表示很是满意。
赖玉周所居住的九仙村是一个畲族人口占65%的畲族村。30年前,是穷得叮当响的“穷山村”,村民住着茅草屋,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两度深入九仙村走访慰问群众,指导整村搬迁工作,并留下了“植树造林,保护环境,重建家园”的殷切寄语。30年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扶下,九仙村经历两次搬迁,挪出穷山窝,换来新生活。
跟着赖玉周的步子,我们走下茶山。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跃入眼帘,白墙青瓦的三层半别墅式小楼整齐排列,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景观树木郁郁葱葱,畲族文化广场上孩童在追逐嬉闹。近些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九仙村按照现代规范化小区标准来建设新村,柏油路、停车场、园林绿化、监控探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早已“出落”成连城里人都羡慕的新农村。
随着赖玉周推开房门,我们再次眼前一亮,全屋精装修,亮堂气派,挑高客厅里悬挂着精致大型吊灯,屋内空调、洗衣机、煤气灶等家具电器一应俱全。“在造福工程项目的支持下,我们拥有了这3层半新房。家里孩子多,我总共装修了7个房间、6个卫生间,这客厅我还准备再添置一套沙发、一套鱼缸,养些鱼儿丰富晚年生活……”赖玉周笑着介绍说。
过去的日子有多苦,现在的日子就有多甜。“山上赚不到钱,我们就去山下谋生活,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差不多要四点起床,先去雇主家煮菜做饭,然后再赶回村里采茶,回忆起来,真是苦不堪言。如今不仅住得好,每年还攒下一些钱,孩子们也都拥有稳定工作,这一切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支持!”赖玉周话音刚落,其妻子颜锦钗就紧接着说。
穷则变,变则通。两度搬迁不仅让九仙群众喜圆“新居梦”,也为九仙村的未来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九仙新村背靠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面向霍童溪,位于蕉城区西北部237国道(宁屏路303省道)与九贝公路线交汇处,衢宁铁路支提山站所在地,距九都镇区不到1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派驻九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钟奶恩介绍,近些年,九仙村积极结合区域内生态、文化资源,按照“茶业富民、文旅兴村”的发展思路,积极谋划推进生态农业、研学旅游、畲族文产为一体的“造血”产业。先后建成有机茶园1200亩、特色果园100亩,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入选宁德市委党校(宁德市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点,年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
“当前,我们依托九仙中心村党委,与云气、贵村、洋岸坂等村,组团探索乡村产业振兴之路,由中心村党委合资投建的冷链物流园现已竣工,准备招商,预计可为各村集体增收约30万元。此外,九仙村研学楼正加紧建设中,建成后至少可以容纳100名游客统一就餐及住宿,将推动研学旅游产业迈向新阶段。”钟奶恩介绍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陈容 张瑜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