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中之王扶贫记
员工正在加工凉晒羊肚菌。
宁德网消息(张川闽 游笑春 文/图) 羊肚菌素有“食品之冠,菌中之王”的美誉,是目前国际上单价最高的野生菌种之一,也是产量稀少、采集十分困难的珍贵物种。目前,全世界仅有几个国家生长有少量的野生羊肚菌。
数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究羊肚菌的人工培育方法,直到近年才略有成效。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慧君从四川引进羊肚菌人工仿野生栽培技术,并于2015年在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成功完成引种试验。她与省检察院派驻开源村第一书记洪山一起,在贫困山村,上演一个借助高科技农业脱贫致富的故事——
鹫峰山脉东北系,闽东第一高峰东峰尖(海拔1627米)的西南麓,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坐落于此。
11月18日,笔者到开源村。在开源村分水头村口,一栋现代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洪山与吴慧君共同合作建设的田觅农场。就是在这个农场,羊肚菌被成功引种并试验成功,成为全省首家引种羊肚菌成功的企业。如今,这种古老的菌类,正让古村有了新的生机。
引进“菌类软黄金”屏南种植
上部呈褶皱网状,纹理似蜂巢,羊肚菌乍一看,形若羊肚,因此得名。然而,营养价值如此之高的羊肚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也相当苛刻。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北大同学邀请我去四川为他的企业拍摄宣传片,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花巨资将四川省农科院历时27年研发成功的羊肚菌仿野生栽培技术买了下来,已在四川成功投产。得知福建也适合种植,我马上叫他给我寄了20亩栽培菌种过来,在屏南多个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环境的土地上试种。”吴慧君告诉我们,2015年11月,自己在田觅农场建立占地6亩的羊肚菌种植试验基地,今年3月成功出菌。
吴慧君说,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与野生品质基本一样。而且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大一点的羊肚菌刚采完,小一点的又长了出来,一茬接一茬,鲜菌亩产可达200公斤。目前,鲜菇供不应求,市场批发价160元/公斤,每亩效益在2万元以上。”
培训贫困户带动农户种植
效益良好的羊肚菌,如何推广种植。吴慧君选择了在屏南岭下乡作为种植基地。这里属高山气候,境内森林覆盖率67.6%,平均海拔900-1200米,夏季炎热期极短,且没有超过28摄氏度的暑热期,非常适合羊肚菌的生长。
在岭下乡开源村分水头,省检察院派驻的第一书记洪山,也是引进羊肚菌的倡导者。洪山在驻村初期就提出“兴建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森林人家”发展思路。羊肚菌是其引进田觅农场后成功发展的第一个产业项目。项目以“村集体+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将贫困户纳入公司参与生产,带动18户扶贫户种植羊肚菌。
在田觅农场里,看到部分贫困户的资料。他们大多家中有残疾人。陆斗光,家庭人口4人,仅1人有劳力。本人患有帕金森症,其儿子患有残疾,媳妇智障。2015年,他被纳入田觅农场精准帮扶的范围。如今,对有种植羊肚菌意愿的贫困户,田觅农场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种苗,其种植产品统一保价回收。
“羊肚菌生产期恰逢当地农闲时节,农户可以以土地等方式入股参与种植分红,也可以直接到基地务工赚钱。”吴慧君表示,参与的每户贫困户预计年收入可达约1.25万元。
按照吴慧君的计划,2016年秋收之后,农场将在岭下、路下、双溪、棠口等乡镇分别设立种植基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选育不同品种。吴慧君表示,300亩基地都将在当地成立合作社,发展贫困户成为社员,并培养2-3名技术骨干手把手地指导贫困户种植。农户可利用农田的空档期种植,增加一季收入。
目前,田觅农场开始向全国各地推广自己的羊肚菌产品,由于产量有限,目前羊肚菌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田慧君表示,羊肚菌精深加工的研发也正在进行中。她认为,农业种植技术的提升,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坚实的基础。
旅游规划为山村带来生机
除了羊肚菌,2014年注册成立的田觅农场还为开源村引进了黑嘴鸭、竹林玉米鸡等品种,试图将田觅农场打造成一个农业科技试验园。
“我们倡导先试后行,引导农业转型,利用古村房屋和闲置土地发展种养业与乡村旅游业。打造品牌,壮大自己,带动农户,推广科技,展示山村新活力。”吴慧君说道。
吴慧君口中的乡村旅游,是田觅农场规划建设的神农文化科普园和军旅生活体验园。走在开源村,部分古屋已经被改造成射击哨塔、旅社、农家乐等。田觅农场的背后,也有一大片空地,可供游客玩射箭游戏。
吴慧君介绍,前来参观的游客,不仅能够吃到地道的农家菜,也可以感受神农文化和军旅文化。在她的计划里,田觅农场将成为一个以高科技农业种植为基础,以旅游观光文化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园区。
“我们希望发展更多的产业,帮助当地的农户找到致富的方向。目前,我们还在对接一些知名的艺术家,为田觅农场打造一些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同时,我们也会整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在农场里展示。”谈到未来,吴慧君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