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长桥镇试点健康村镇建设 为村民搭建健康之桥
“健康村”里的健康生活
村民在家门口种芥菜。
进村开展义诊。
传授健康素养知识。
宁德网消息(张川闽 黄琳斌 陈孝眷)“老人家,你的血压是高压140低压90,再不注意就会得高血压了。以后炒菜要少放一点盐,吃得清淡一点;睡眠要够,出现头晕或头痛,要及时到卫生院来。”3月2日下午,屏南县长桥镇新桥村村民张大爷,面对镇卫生院郑婷丹医生的叮嘱,连连点头。
当日,长桥镇卫生院组织6名医护人员到新桥村,结合农村实际,给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健康素养课。课后,医护人员做了居民基本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问卷,为村民量血压,解答村民的疑问。
这是长桥镇自去年下半年开展健康村镇建设以来的一个场景。
健康教育:医生还开健康处方
去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屏南县在长桥镇的新桥村、长桥村和代溪镇的福善村,开展健康村镇试点建设。
长桥镇宣传委员柯永培说,健康村镇是卫生村镇的升级版。建设健康村镇,要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提升群众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村镇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健康环境,从而实现村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现在,长桥镇卫生院的岳亮医生在给病人开药方的同时,还会开出健康处方,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记者看到,3月2日上午,他给70岁的杨老伯开出治疗高血压的药方后,又开出一个健康处方:1.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刺激性食物,特别是含盐量高的食物。2.适量运动。3.戒烟限酒。4.定期随访。
岳医生说,对村民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是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村民养成重视健康的意识,推广“治病不如防病”等观念,提高村民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在新桥村村民张大爷家,记者看到政府免费发放的《居民健康指南》,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营养膳食等。张大爷的孙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他自豪地告诉笔者:“我是家里的保健员,我可以管爷爷!”原来,当地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里宣传戒烟、环保、卫生等健康知识。
健康服务:小病不出村
在长桥镇新桥村卫生室记者看到,村医正用一台便携式健康检查仪,为村民吴先生做心电图检查。吴先生说,在村里就能做这项检查,方便多了。
镇卫生院院长李家贵介绍,长桥镇是中国科学院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项目试点乡镇。目前全镇9个建制村的卫生室配备了数字化便携式多功能检查设备,可对村民进行心电图、尿常规、血压、血氧等多项基础检查;通过健康云平台,还能与上级医院实现信息互联、远程诊断,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
李院长还说,目前卫生院正加紧进行标准化建设。影像科、检验科正在积极筹备中,再过几个月,本镇居民就能在卫生院做DR检查和各种生化检查,不必跑到城关。
据介绍,卫生院将高血压、糖尿病纳入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范畴,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实行药物治疗、生活指导等综合性措施。记者看到一份对包姓居民的随访服务记录,上面有对心理调查、遵医行为、摄盐情况、运动等多项目的评估。记录显示,这位病人控制高血压的情况不佳,卫生院去年12月建议其到县医院进一步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在新桥村的龙江溪畔,村头健身公园,村尾栖凤亭,村委会广场,处处可看到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篮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傍晚时分,村民杨美琴、林建希、李秋玉等来到广场跳舞。她们告诉笔者,镇里连续举办了十七届农民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系菇筒、挑谷子等,还有广场舞、乒乓球、篮球、拔河等,吸引了很多人参加。今年秋天召开新一届运动会,到时她们肯定要组队参加。
健康环境:地有人扫花有人种
漫步在新桥村,清澈见底的溪水,干净整洁的巷道,绿意盎然的人家,都令人赏心悦目。来到村民范贞干的门口,一字排开的10多盆绿油油的芥菜吸引了笔者目光。范贞干边洗衣服边说,她家没空地种菜,只好采用这种办法,这菜还可以当花来欣赏。笔者不由称赞这个办法好——因地制宜,一举两得,绿化美化的效果不比盆栽花卉差。
村委会主任林新仁介绍,新桥村打造“人有人帮、书有人读、地有人扫、花有人种”四有模式。全村近九成农户在庭院、房前屋后种植观赏花卉,成为全县农民庭院种植花卉最多的村。
记者走进村民杨美琴的家。在厨房,杨美琴的婆婆告诉笔者,过去做饭是烧柴,烟又大,卫生又不好做;今年1月在媳妇的帮助下,改用煤气灶和电磁炉,方便多了,煮东西快,也干净。
据介绍,作为省级生态村和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该村积极推进碧水蓝天项目。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村里配备专职保洁员,率先在全县实行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村内6条主要巷道的污水管道已埋设,实行雨污分流;去年完成旱厕改水厕65个,全村卫生厕所使用率达98%。
手记>>>
从卫生村镇到健康村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从建设卫生城市卫生村镇,到建设健康城市健康村镇,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健康村镇涉及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食品及药品安全长效机制、环境保护、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等多项指标,其内涵比卫生村镇丰富得多,要求也高得多。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等各项资源相对匮乏,是建设健康社会的短板。为此,政府需要顺应农村群众的健康需求,把更多的资源投向村镇,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建设健康村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共建共享,早日实现“一流健康环境、一流健康服务、一流健康人群”的建设目标。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