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屏南新闻

踏上新征程 扬帆再起航——写在屏南棠口撤乡设镇之际

2018-04-12 10:04 来源:宁德网 郑雨桐,叶陈芬,甘叶斌,林强

棠口镇政府所在地的棠口村,已荣获“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

棠口镇政府所在地的棠口村,已荣获“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郑雨桐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 图片摄影 林强)3月28日,屏南县棠口撤乡设镇仪式举行,这标志着棠口正式告别“乡”的历史,进入“镇”的时代,迎来新机遇,踏上新征程。

2018年伊始,福建省人民政府作出批复,同意屏南县撤销棠口乡,设立棠口镇,以原棠口乡的行政区域为棠口镇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从棠口乡到棠口镇,一字之间,是棠口镇干部群众跨越发展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攻坚克难义无反顾的斗志,是改善民生责无旁贷的勇气。撤乡设镇,正是对棠口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意味着棠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随着棠口撤乡设镇,棠口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我们将以撤乡设镇为新起点,立足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再接再厉、砥砺奋进,为建设县强民富生态美的新屏南作出更大的贡献。”棠口镇党委书记王生智说。

保障项目 夯实基础绘底色

棠口镇漈头村先后荣获“国家历史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棠口镇漈头村先后荣获“国家历史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棠口镇离屏南城关6公里,车程仅需十分钟左右,作为“东进、西扩、北展、南优、提中心”和“两镇同城”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近年来,棠口镇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认真落实新理念,围绕“农业大乡、工业强乡、旅游兴乡、文化活乡、和谐稳乡”的发展思路,谋划定位建设县城后花园,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事业一路高歌。

项目建设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发展的载体、运转的保证和民生的依托。近年来,棠口镇借力项目,不断夯实发展基础。该镇共涉及省市县重点项目86个,其中列入县“百日攻坚”安征迁工作项目4个。该镇通过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保障要素、跟进服务等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保障项目尽快“落地生根”。

2017年,棠口镇共完成征地4195亩,建成的项目或在建项目62个,总投资约4.5亿元。

项目的持续推进,为棠口镇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开拓了前景。随着海西高速屏古联络线、衢宁铁路和东区旅游生态城、药膳小镇、溪角洋产业园区、漈头工业园区、东棠大道等项目的建设,棠口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也将成为城区发展的副中心和“后花园”。

发展的落脚点是民生福祉。项目建设,也为民生事业带来新生机——棠口镇科学布局新村新区300多亩,建设龟潭安置新村、棠口新村、茶博园、革命历史纪念馆、公交首末站等项目;启动省级农村住宅示范小区、省级造福工程百户新村示范点富祥新村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二期“三通一平”建设等。

产业发展 镇域经济谱新篇

位于贵溪村的花卉产业示范基地

位于贵溪村的花卉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就是民生,发展才能前行。棠口镇坚持群众致富是硬道理,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构筑产业新格局,跑出多元发展的“加速度”。

随着春天的到来,位于棠口镇贵溪村的白水洋兰花基地迎来了销售的高峰期。挑花、整理、包装……在工人们灵活的手中,一束束嫩黄色的跳舞兰绚烂绽放。

“这批花都是外地的客人预订的,我们必须赶在这几天运走。”基地负责人雷秋兰说,春季,是鲜花销售的旺季,基地的兰花尤其是跳舞兰品质很好,深受顾客青睐。

白水洋兰花基地成立于2012年,采用智能温室、全自动喷灌和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技术培育兰花。经过多年发展,基地拥有300多个品种兰花,年产值超千万元,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当地及周边500多户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

农业,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根基。近年来,棠口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为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目前,该镇特色农业产业成绩喜人,已初步形成仕洋—孔源片区万亩反季节蔬菜、棠口茶叶、安溪食用菌、贵溪花卉培育、山棠高山蔬菜、小章畜禽养殖、中药材等“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该镇以“政策引导+技术指导+能人带动”为指导,建设产业基地,持续做响“一村一品”品牌,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形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37家。

得益于区位优势,棠口镇不仅农业欣欣向荣,工业发展势头同样强劲。该镇引进了屏南县泰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型企业项目。福建泰华工艺有限公司、福建永丰搅拌站有限公司等企业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

生态为媒 美丽乡村入画来

棠口镇富洋新村是福建省农村住宅示范小区

棠口镇富祥新村是福建省农村住宅示范小区

春意正浓,漫步棠口镇棠口村,只见棠溪如带、碧波荡漾,群山倒立、桥影绰绰,令人心旷神怡。棠口村是棠口镇的镇政府所在地,村庄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底蕴深厚、革命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棠口村成为屏南城关居民郊游的首选之地。

去年以来,棠口镇党委政府主动融入生态旅游强县发展战略,投资近4500万元,通过配套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将棠口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标杆,让这块“红土地”闪耀出新的光彩。2017年,棠口村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

无独有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漈头古村焕发新生机。踏着青石板铺就的村道走进漈头村,一条蜿蜒流淌的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见底,颜色各异的鲤鱼游弋其中。两旁,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夹道而建,在群山环抱中,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漫步幽幽古巷,犹如走进悠远绵长的历史画卷。

棠口镇投资1000万元完善漈头古村景区配套设施,完成停车场、无障碍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漈头村仿古立面装饰等项目建设。通过改造提升,漈头村整体形象大为改观,入村旅游观光人数与日剧增。

乡村靓丽了,旅游业也风生水起。棠口镇把握屏南县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和省全域化旅游试点县的机遇,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创产业发展。中国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在棠口落成,年吸收写生实践学生2000多人;屏南县鼎顺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对潘美顾医院、姑娘厝等西洋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并创办宁德国家文化力生态园,基地带动效应显著,成为棠口对外宣传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砥砺奋进 扶贫攻坚结硕果

棠口镇的万亩蔬菜基地。

棠口镇的万亩蔬菜基地。

日前,棠口镇旺坑村旺通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派生机盎然,成群的土鸡、土鸭长势良好。忙碌于养殖事务的贫困户张贤合,看着眼前的情景欣喜地说:“今年春节前后,合作社已经销售200多只土鸡,我们还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到500只。”

今年60多岁的张贤合,之前是旺坑村的贫困户,患有肾结石,女儿视力一级残疾,两个外孙刚到上学的年纪,家庭仅靠张贤合种点菜、女婿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在镇乡干部的帮助下,张贤合加入旺通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半年就增收1万多元,生活大大改善。

去年6月,在县乡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旺坑村立足产业脱贫的发展思路,以打造“一村一品”为抓手,确定以杨梅种植为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屏南县旺通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全村的贫困户、残疾人以及有生产意愿的农户共38人纳入合作社。

贫困户以政策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作为股金,合作社提供全程免费的技术服务指导、垫资代购种苗农资,安排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年增加收入在3000元以上,像张贤合这样负责林下养殖的贫困户半年增加收入1万多元。据省农科院下派的旺坑村第一书记介绍,目前已经种植的500多棵优质杨梅品种,到2019年开始量产,届时将有效带动贫困户的增收。

旺坑村产业基地培育是棠口镇奋战扶贫攻坚的一个典型例子。近年来,棠口镇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该镇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引导48户贫困户贷款共计240万元投入当地经济实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年发放中央扶贫资金100万元,省级产业扶贫资金42.504万元,市级产业扶贫资金15万元。同时培育贵溪村兰花基地、西村花椰菜种植基地等6个产业基地20个经济实体。

同时,该镇围绕“扶贫抓党建,党建促扶贫”的思路,探索“党建+精准扶贫”工作模式,联系福州市屏南商会棠口组帮困助学32名贫困学生;雇用贫困户在合作社长期从事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的采摘、生产、加工等工作,实现年人均增收15000多元等。

棠口镇还加快推进纪委“一线监督”工作,抽调乡扶贫办、社会事务办等部门干部组成4个访查组,严格按照“五问”和“六看”的要求开展入户访查工作,推进扶贫攻坚政策措施和项目资金的落实,为全镇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一字之变,万象更新。这句话,对于如今的棠口镇而言,显得尤为贴切。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撤乡设镇,棠口镇必将借力东风,扬帆起航!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棠口镇 棠口 张贤合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