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出山记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王志凌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棘胸蛙,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其肉质细腻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然而由于养殖难,许多人望“蛙”却步。但坐落在屏南县路下乡中秋村的佳源棘胸蛙养殖示范基地,棘胸蛙从育苗到养殖“一条龙”运作,已颇具规模。
4月12日,记者专程走进这个全国基层水技推广补助项目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探寻“山珍”的出山之路。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蛙房,流淌的水道,大大小小的棘胸蛙趴伏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养殖场,在这方“蛙”居天地里,我们闻不到丝毫异味。
“野生棘胸蛙,一般生活于山涧中,它的人工养殖,头一关便是对环境的苛刻要求,特别是水质要纯净,还要活水,这样才不易发病。”该基地负责人杨福官一语道出了其中的缘故。
在基地的选址上,杨福官花了不少心思。青山绿水,无污染,生态好,这些考察要件不说。其中,大热天,养殖所用的山泉水温度需在棘胸蛙适合的25摄氏度以下;大雨天,流水还不能浑浊。
几经考察,2014年,占地12亩的棘胸蛙养殖基地在路下乡中秋村落户。
“现在基地里的水都是山泉水,比城里的自来水还干净!”杨福官说。
迈出了第一步,直面的便是一个个养殖技术难点。
杨福官告诉记者,棘胸蛙从卵到成熟上市,过程需要四年甚至五年时间,养殖周期长、养殖难点多。卵孵化难,小蝌蚪变态成活难,稍有不慎便会全功尽弃。
“这其中最难的就是卵的孵化,从卵到蝌蚪,掌控不得当,短短三五天便会全军覆没,许多养殖基地都倒在这一关上。”杨福官坦言,他同样吃过这样的亏,损失了二三十万元。
一次次失败,换回的是经验和信心。一个场景至今让杨福官印象深刻:为了查找棘胸蛙蝌蚪死亡的原因,他戴着头灯,蹲在养蛙水道边,细细观察蝌蚪死亡的全过程,一看就是几个钟头,满眼通红。
查找原因、寻访专家、科技攻关,花了三四年时间,杨福官在养殖厂房的设计、仿野生环境的营造、孵化期药物的控制等方面,成功摸索出了门道。目前,该基地棘胸蛙蝌蚪的成活率已从之前的10%提高到50%至60%,蝌蚪的变态成功率则高达90%。
在棘胸蛙的“食谱”上,杨福官也下足了工夫。饵料用黄粉虫搭配蚯蚓等,科学搭配,均衡营养。他还在路下乡建立了黄粉虫饲养基地,带动村民一起发展。
2017年,该基地跻身全国基层水技推广补助项目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之列,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屏南县农业局等专家对接技术帮扶,杨福官更是喜上眉梢。
科技“点灯”,“山珍”出山。2017年,该基地养殖的棘胸蛙实现大卖,销售额达200多万元。目前,该基地养殖规模已达30多万只。
“棘胸蛙营养价值高,绿色生态,目前人工养殖的棘胸蛙市场每公斤售价达200元左右,发展前景看好。”杨福官告诉记者,正是这份信心让他一路坚持了下来,下一步他还准备扩大基地建设,吸纳贫困户,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