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屏南实践——屏南传统村落文创产业发展侧记(2)
借智升级
释放文创活力
竹韵前洋
从漈下到双溪,从芳院到龙潭,开春以来,林正碌匆忙的脚步在几个村子之间频繁转换着,指导古宅修复、古村文创项目设计、为画友上课,乐此不疲。
作为屏南传统村落文创产业总策划,林正碌和他的团队是屏南首批引进的文创人才。
2015年4月,林正碌团队率先在古色古香的漈下村建立文创试点,引入“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教育项目,为村民提供油画教学。上至八旬老妪,下至七岁孩童,油画创作蔚然成风,并卖向世界各地。随着文创的植入,千年古村日渐复苏,古村旅游风生水起,特别夏秋两季,日均接待游客2000多人,魅力难挡。
在漈下村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屏南县持续发力推动,在双溪镇设立文化创意基地“安泰艺术城”,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教育项目搭建起更加广阔的舞台,全国各地的油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已接待国内外驻学人员2万多人。
不仅仅是林正碌团队。
在田园诗境的厦地村,著名批评家、瑞典籍华人艺术家程美信牵头实施“人人都是电影家”公益教学活动,开展电影培训、古村摄影写生等活动。如今,厦地古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影像创作基地。
在有竹编传统的前洋村,复旦大学张勇教授团队修缮恢复古民居,开辟竹编、陶瓷博物馆,邀请印尼、美国的竹编艺术家与村民共同创作大型竹编装置艺术品,推动竹艺复兴,打造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竹韵前洋”。
在棠口村,天津泰达马惠东团队在屏南组建鼎顺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棠口原有西洋老建筑——潘美顾医院创办艺术馆和培训基地、中国梦讲习所,并争取到国家文化力科技创新生态园项目落地。
同样倾心棠口,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在此设立社会实践基地,去年10月,首批200多位研究生、本科生在屏南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写生创作,秀美山水入画来……
“人才团队的引入,向艺术家借脑引智,给传统村落文创注入了新的活力。”屏南县政协主席、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发展项目指挥部第一副指挥长周芬芳说。
据介绍,为壮大文创人才队伍,屏南通过聘请、邀请、引进各类高端艺术人才,对文创产业起到引领或重要影响的艺术家,给予资金、设备支持,对取得重大成效的给予奖励;对长期在屏南驻村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艺术家、工作室,能产生一定带动效应的,给予1至3年的租金补助或房租补贴;扶持引进文创企业、示范文创工作室和文创产业服务体系,吸引各类社会资本、企业投资文创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人才、企业或研发中心入驻屏南,并给予减免相关税费或给予相关补助;对本地农民及返乡创业人员驻村创办工作室及文创企业,产生一定带动效应的,给予5千元至3万元开办补助或租金补贴。以此,带动文创生力军,激活乡村文创活力。
令人更为欣喜的是,在引进人才团队的村落驻创活动和公益情怀的影响下,一批外地高素质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也涌向屏南乡村,或参与策划文化节、民俗体验活动,或到村级教学点开展支教,或致力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屏南乡村振兴众人拾柴火焰高。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