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屏南新闻

80后“茶夫”助力老茶焕新生

——屏南县返乡创业青年沈明臻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2018-05-24 09:34 来源:宁德网 杨菲菲,陈孝眷

宁德网消息 (杨菲菲 陈孝眷) 小满过后,春茶陆续上市。茶香氤氲间,屏南县棠口乡返乡创业青年沈明臻迎来了一年中又一个热闹繁忙的时段。

忙里得闲时,沈明臻回想起了十一年前的一个选择,“毕业后到大城市里当白领,还是回家乡山岭里当‘茶夫’?”至今他仍坚定地选择后者。

“屏南山高雾多,400多年前就是著名的‘外山小种’产区,随着时间推移,许多珍贵的茶树资源却不被乡亲重视,甚至当柴烧,让人心生惋惜。”在沈明臻看来,老茶树年龄虽长,却老而弥香,是个“宝”,不能就这么浪费了。2007年,大学毕业的沈明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棠口村,开始了对老茶树的保护与创新。

回乡创业的第一步,就是让大家重新认识老茶树。于是,他创立了“借势互联网——惠茶农保茶树”项目,既积极向茶农宣传保护老茶树的知识,又按时按点以高于普通茶青的价格收购老茶树茶青,提高了茶农积极性。

茶农有了积极性,茶叶还得有竞争力。沈明臻开始潜心研究,走访企业、拜访前辈,不断加深对茶叶知识的学习,让自己沉浸在茶香的世界。利用老茶树茶青的特优品质,他精心研制出具有独特口味的“野生茶”“野生老枞”等产品,并通过互联网等电商平台,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去”,得到了许多茶商的喜爱。这样一来,众多珍贵老茶树不仅得到保护,更从农户们眼中“差点砍了的茶树” 变成了“会赚钱的宝贝”,项目更有效辐射了双溪、棠口、岭下等乡镇20多个村,与千余户茶农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收购茶青达30多万斤,拉动茶农创收达400多万元。

“产业要发展,不能没有领头羊,茶农各自为阵,既无法扩大规模,也卖不出好价格。”沈明臻说。为改变这一现状,他牵头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吸收包括周何棉等5名党员在内的30多户茶农入社,同时向想学做茶、种茶技术的乡亲们积极传授知识,通过统一收购茶青、统一加工等方式将茶农整合起来,更好保证茶叶品质,减少生产盲目性。

“老茶树”成了“脱贫致富树”,成为了村民的共识。“现在村里抛荒的茶园得到重新整合,既不浪费土地,还能让大伙儿增收收入。”张妙凤是双溪镇上七房水竹洋自然村党员,在沈明臻的主动对接下,该村党支部党员带动了50余户茶农将抛荒多年的60多亩茶园进行保护开发,全村茶农因茶实现户均增收3000多元,有力助推了产业扶贫。

在发展好主业的同时,沈明臻还注重做好茶文化传播与保护。他组织了技术团队参与由县茶业局牵头主办的项目,通过对茶古籍、茶文物进行一系列修复、考证和近百次试制,成功还原红茶制作技艺,并入选宁德市“非遗”名录,有效提升屏南茶文化内涵和产业整体形象,推动屏南制茶技术的创新提升和转型升级。他还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向留守儿童献上爱心;在中国·白水洋“斗鱼杯”国际户外挑战赛寿山“茶盐古道”越野赛中,为参赛选手提供代表屏南特色的茶作礼品,支持屏南文体建设……

“返乡创业的日子记录下了人生中一段重要历程,是弥足珍贵的经历,也更使我悟得了创业的真意——依靠企业力量,帮助乡亲们共同走上致富路。”沈明臻笃定地说道。

杨菲菲 陈孝眷

责任编辑:叶著

关键词

沈明臻 茶树 茶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