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聚”人才
人才蔚,事业兴。近年来,屏南县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抓,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人才特色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既增人才,又得人心——
不拘一格“聚”人才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陈薇 通讯员 张尚瑶 甘叶斌)
8月14日,阵雨后的屏南县双溪镇前洋村碧空如洗、风景如画。在刚修葺完的复旦前洋书院,记者见到了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导师张勇。
2016年初,张勇来到前洋村,是为了拍摄一部纪录片,不久之后,他就爱上了这里。青山绿水伴着巷陌古道、明清古名居,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和很多古村一样,前洋村也面临着人口外流、日渐凋敝的局面,令人心痛。” 基于此,张勇决定留下来,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隐幽的世外桃园”。
为了这一目标,他开始向政府、复旦大学寻求协助。他的团队带领当地村民一起清理了近200吨的村内垃圾,复原宗祠,重修栈道;不锈钢护栏被改制成竹制栏杆,各色竹编动物制品布置在村中各处;竹编展示馆、古陶瓷博物馆相继建成;复旦大学书院教育实践基地落户于此……短短两年间,这个旧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仅是张勇团队,在屏南,优秀文创团队的引入为当地传统村落文创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该县制定了《屏南县文化名家和文化创意人才遴选办法》《屏南县文创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实施方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打造文创人才基地,推进龙潭、漈下、降龙等十多个古村落发展。
“文创人才的引进、培养,只是屏南县人才工作的亮点之一。”屏南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韩弥摆介绍,近年来,屏南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抓,出台了《屏南县加快优秀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建立人才政策体系。在资金方面,2017年,该县财政投入人才工作经费2200多万元,推进人才重大工程实施,实现了人才总量、素质、贡献率的较大提升。
8月12日,记者在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多肉植物产业基地看到,观光走廊、大棚和厂区都在抓紧施工中,预计8月底完成建设。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27日,由返乡大学生张天进和亲友一起创办。“创业路上,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各种创业扶持政策,从资金到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张天进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从最初卖小苗的“作坊”壮大到如今拥有14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组培苗研发基地,以及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农业大棚,年产值3000多万元,并通过“互联网+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可以说,闽卉公司的发展见证了屏南县返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发展。”该县人社局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周华铿说,六年来,屏南县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注重扶持培养具有屏南特色和技术创新含量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返乡大学生创业者从寥寥十几人发展到130多人、拥有108个项目。去年,有4个创业项目被列入省级资助项目,省级补助项目得分连续两年获全市第一。
对人才而言,发展环境很关键。除了加大人才政策扶持力度,该县还通过加强人才专题培训、开展特支人才与乡土人才遴选、走访慰问优秀人才与困难人才等措施,让人才“留得下来、肯干起来”。
责任编辑:卓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