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棠口:美丽蝶变古镇又芳华
奋进新时代 聚焦新宁德——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乡镇篇
河清水畅的棠口村
高速发展的屏南东区
宁德网(陈小妹 甘叶斌)棠口镇位于屏南县中部偏东,属城郊乡镇,距屏南县城6公里,距白水洋景区17公里,是县城通往白水洋、鸳鸯溪景区的必经之路和重要门户,省道202线、宁屏二级路、宁武高速公路屏南连接线及在建的海西高速屏古联络线和衢宁高铁、东棠大道等从境内穿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棠口镇主动融入“两镇同城”和“东进、西扩、南优、北展、提中心”的城市发展规划,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狠抓落实,实现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2018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3400万元,同比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3770元,同比增长8.5%。
狠抓发展 镇域经济强势崛起
冬日时节,寒意袭人。屏南县东区生态旅游城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国宝大道两侧,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项目、一中新校区、移民创业园等一大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和住宅开发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拔地而起。
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近年来,棠口镇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通过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保障要素、跟进服务等方式,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该镇共涉及省市县重点项目86个。其中,东区生态旅游城、药膳特色小镇、溪角洋产业园区、漈头工业园区、东棠大道等项目的加快建设,为棠口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开拓了前景。
在加快项目建设推进的同时,棠口镇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
工作人员正忙着整理多肉植物
12月5日,在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多肉展示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晾苗、装瓶、分拣、打包,一份份“整装待发”的多肉植物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棠口镇把发展高山花卉产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先后引进白水洋兰花、闽卉(福建)园艺、龙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组培厂年产组培苗1200万株,年销售组培苗1800万元,温室大棚种植基地年种植200万株,年销售成品苗1200万元;福建省龙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6.3亿元进行龙漈花海建设,目前已投资300万元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培育诺拉、金龙腾云、野马分紫等130种菊花,计划明年初启动二期建设,培养菊花苗1000万株。
农业是基础,是命脉。近年来,棠口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政策引导+技术指导+能人带动”为指导,建设产业基地,做响“一村一品”品牌,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养,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特色优势更加明显。目前,该镇已初步形成仕洋—孔源片区万亩反季节蔬菜、棠口茶叶、贵溪花卉培育、山棠高山蔬菜、小章畜禽养殖、中药材等“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工业发展也不甘示弱。目前,该镇已引进屏南县泰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型企业项目。其中福建泰华工艺有限公司、福建永丰搅拌站有限公司等企业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
夯实基础 镇村面貌日新月异
漫步在棠口镇棠口村,青山绿水碧波荡漾,清新自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棠口村是棠口镇的集镇所在地,村庄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是周边群众郊游的首选之地。
木栈道及立面改造
廊桥广场
“过去村里环境差,特别是千乘桥周边很荒凉,晚上村民都不敢靠近。现在村中道路宽敞、环境整洁,村子一天比一天漂亮,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69岁的棠口村村民张秀玉说。
近年来,棠口镇谋划定位建设城区发展的副中心和“后花园”,以建设“高颜值、内涵深、功能齐”的美丽集镇为目标,投资近6500万元,完成棠口村道路“白改黑”、太阳能路灯、河边栈道、棠溪路立面装饰改造、道路两侧整治及绿化美化、千乘桥绿慢道、鱼鳞坝、亲水景观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镇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初,棠口实现了撤乡设镇的历史跨越。为了进一步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该镇科学布局新村、新区300多亩,建设龟潭安置新村、富祥新村、革命历史纪念馆、公交首末站、公路服务区、棠溪大桥、海棠公园等项目。目前已完成海棠公园一期,将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完成棠溪大桥建设;公交首末站、公路服务区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新增“溪坪环岛—棠口公交首末站”、“溪坪环岛—溪角洋产业园区”、“溪坪环岛—漈头村”公交路线。
集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同样出彩。
在漈头村,一条长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见底,各色鲤鱼游弋其中。踏着溪边的青石板漫步村中,一座座古民居,一条条古街巷,一副副古楹联,处处散发着古风古韵。
“过去,溪中污水横流,垃圾顺流而下,埋在溪中的自来水管道也锈迹斑斑。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游客也多了,我们的生意自然好了。”一位小吃店老板介绍。
棠口镇一直致力于创建集体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漈头古村3A级景区乡村旅游品牌,投资3000万元完善漈头古村景区配套设施,完成停车场、无障碍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漈头村仿古立面装饰、鲤鱼溪电线整改和路灯安装、绿色长廊鹅卵石路面复原等项目建设,使漈头村整体形象大为改观,来此旅游观光人数与日剧增。
不仅如此,棠口镇还针对村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村庄规划编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沿线村民兴办农家乐、购物、小吃一条街等旅游服务产业,建成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农业观光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目前,该镇上培、漈头、棠口、贵溪、龙源等村建设已初具成效,串点成线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关注民生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12月6日,走进棠口镇富祥新村,只见平坦干净的水泥路,整齐美观的小洋房,老人们在家门口攀谈,一派祥和幸福的景象。
市重点建设项目——屏南一中新校区正抓紧建设中
“以前一家人挤在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里。由于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总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苦不堪言。”受益于造福工程,2015年,山棠自然村的张贤文一家告别了老房子,搬进了位于富祥新村的100平方米套房。2017年,其妻子在家楼下开起食杂店,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不仅仅是富祥新村,棠口镇还全速推进龟潭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土石工程33万立方米,70户地基建设,56户墙体砌砖,38户完成一层封顶模板,高层已完成三层封顶,预计年底将完成70户独栋一层封顶及30套套房建设。
一直以来,棠口镇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在困有所助、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上持续发力,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棠口镇旺坑村旺通种植专业合作社里,60多岁的张贤合正忙着喂养土鸡、土鸭。张贤合原是旺坑村的贫困户,患有肾结石,女儿视力一级残疾,两个外孙刚到上学的年龄,家庭仅靠张贤合种点菜和女婿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在镇干部的帮助下,张贤合到旺通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半年就增收1万多元,生活大大改善。
摆脱贫困是民生之底线。棠口镇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紧迫的工作任务来抓,积极培育产业基地,落实产业就业扶贫,共培育贵溪村兰花基地、西村花椰菜种植基地等6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20个扶贫经济实体,实现转移就业242户。同时,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引导48户贫困户贷款共计240万元投入当地经济实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棠口镇着力补齐教育短板,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棠口中心幼儿园、棠口初级中学多功能膳食厅、学生宿舍楼建设。同时持续开展“金秋助学”、关工委助学等活动,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
情系民生,医疗为本。棠口镇不断夯实医疗服务基础,推进“海云工程”,加快贵溪、上培等村级卫生服务所进行标准化建设;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开展进村义诊、“两癌”筛查、健康宣传教育等服务活动。
筑牢民生,强化保障。2018年,棠口镇新农合参合率达100%,补偿金额达到800万元;帮助计生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及残疾人缴纳医保费用共计24.6万元;累计发放低保金62.6万元,五保金99.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376户842人,落实大病医疗救助资金33.8万元。
物换星移,岁月如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棠口镇在建设美好家园的道路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如今,站在撤乡设镇的新起点上,棠口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全面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版供图棠口镇)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