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屏南新闻

屏南寿山乱弹戏:浮沉之间求发展

2019-06-03 15:40 张尚瑶 林炜

103197_mbb_1559461895062

乱弹戏演出

103199_mbb_1559462141916

《五代同堂》剧目演出

宁德网消息(张尚瑶 林炜 文/图)假日的每个午后,在屏南寿山乡寿山村98号屋里总会传出“吱呀吱呀,吱吱呀……”的二胡声,其间似有人声:“这个手要放在这里。”“手指,你的手指要放松一点。”“嗯,很好,就这样再复习一下学过的指法技巧。”持琴的是寿山学校五年级学生魏瑜杰,说话的是他的老师傅、乱弹戏的传承人苏享唐,他们练习的曲调是寿山乱弹戏最通俗的戏文曲调《双合缘》。

隐藏在福建深山中的传统剧目“乱弹戏”,是闽剧“江湖”声腔之源头,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抗战期间寿山乱弹吹班在战火里为寿山群众带来了坚守的信念,也将乱弹腔最原始的形态保留下来。历尽沧桑,乱弹戏逐渐衰退。改革开放后,寿山乱弹戏保护传承协会成立,乱弹戏保护与传承逐步走上了正轨,焕发出独属于她的光亮,唤醒了独属于她的寿山记忆。

“我们寿山乱弹戏是在清朝的时候从北方传来的,北方来的戏和我们本地的戏不一样,大家都觉得很有新意,就逐渐把北方的腔调融入到我们本地的戏里,慢慢就形成了北路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的乱弹戏,现在就我们寿山乡寿山村等几个村保留了最原始的乱弹戏。”寿山乱弹戏保护传承协会会长苏永锡擦拭着前辈流传下来的老物件骄傲地说。

在清道光十年,乱弹戏逐渐形成了完备的剧种体系,在寿山村以苏兆岁为班主,聘请闽浙赣三省乱弹名艺人,成立“三省福”乱弹班,在演出过程中又不断地吸收了其他声腔,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发展起来的“平板”为基调,成为了福建省有影响的古老剧种之一。

“清朝末年是我们乱弹戏最鼎盛的时期,老一辈人到处演出,我们闽东北这一带都演遍了,还到浙江、江西等外省去演出。当时,除了我们寿山,还有山登、康里、芳院等20多个村都办过乱弹班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享洽回忆道。

抗战时期,随着战火的蔓延,人丁凋零与生存危机让乱弹戏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戏班相继解体,曾经的鼎盛骤然覆灭,乱弹戏濒临灭亡。但在屏南寿山村,却有一支乱弹吹唱班,他们在硝烟里用充满乡愁的曲调,带给了寿山群众坚守的信念。

新中国成立后,乱弹戏逐渐点燃星星之火。1997年,由政府牵头,寿山村仍健在的老艺人传授演艺,组建年轻演员队伍,排练乱弹剧目《双合缘》,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次演出为屏南乱弹戏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这一古老剧种能够在屏南这块土地上再次生根发芽。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外流,“当年的台柱子都去大城市打工,村里留下的只有我们这些老一辈的戏班子。”苏享洽翻着从前的老照片眼眶微红,言语间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充满歉意。

电影、电视及新兴剧种的冲击,让戏曲市场持续低迷,乱弹戏业余剧团除个别的宗族酬神演出外,已无法在农村巡回演出,艺人多改唱闽剧或离开班社、或外出打工,剧种及剧团都面临危机。

2007年5月9日,屏南县在寿山成立“屏南乱弹戏培训基地”,利用节假日在寿山村培训8岁至14岁的中小学男女学生,共培训3次70多人次。该县还在寿山村成立“寿山村乱弹戏剧团”,并排演《双合缘》《对珠还》《五代同堂》等戏,乱弹戏迎来又一个春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孩子们的成长,难得聚齐的剧团演员再次散落各处。

随着乡村文化越来越被重视,振兴乱弹戏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新鲜血液”的注入让沉寂已久的乱弹戏重新有了活力。2016年11月,乱弹戏培训班开班;2017年3月,乱弹戏保护传承协会正式成立,带着乡音充满回忆的曲调在每个午后飘扬在寿山村的上空。

“很难,真的不容易,我们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师傅,精力有限,之前我们邀请了80多岁的‘国宝级’老艺术家苏永裕回来为大家授课,苏享洽是省级传承人,后台为主,前台也都能唱,苏享唐是我们当中比较年轻的一个,也是我们的主力。培训班成立后我们培养了一些都是三四十岁的学生,一共有三十多人,现在凑成了一个剧团。学生郑章美被认定为县级传承人。”在苏氏宗祠的戏台上苏永锡一边扫地一边感慨地说道。

近两年,为了助推乱弹戏保护传承,寿山乡从“硬件”入手,投入资金建设乱弹戏培训基地,修复了苏氏宗祠的戏台子,为剧团配备了许多乐器与音响等设备。

“硬件”配齐后,村内发展“软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苏孝朋手写了一本《屏南县寿山乱弹戏历史与传承》。“当时就是想让我们的孙子辈对乱弹戏了解得更多一点。”

乡贤纷纷出力,支持王让梨先生编著了屏南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屏南县乱弹戏传统曲调选》,齐心协力编写了《乱弹戏剧目》一书,收集整理了乱弹戏剧本200余目,形成了一份寿山乱弹戏文化的传承档案。

“我的这个小徒弟就是我培养出来的,代代传承,我们乱弹戏才能越来越好。相信我们乱弹戏会有独属于自己的舞台,哪怕只限于我们乡村,但是她永远都在,永远都是我们寿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享唐摸着小徒弟的头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