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屏南新闻

留住绿水青山 孕育金山银山

——屏南县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2019-07-26 15:30 记者 郑雨桐 通讯员 甘叶斌

屏南县风光

屏南县风光

p2_s

路下乡芳院村

p3_s

熙岭乡大坮村

p4_s

寿山乡白玉村

p5_s

棠口镇棠口村风光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郑雨桐 通讯员 甘叶斌 文/图)城乡面貌清新亮丽,人居环境秀美宜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蓝图正逐渐明晰;

环游白玉、龙潭、漈头等美丽乡村,移步换景间,一颗颗散落在青山绿水中的 “珍珠”,散发熠熠光芒;

感受花卉、果蔬、旅游等特色产业,绿水青山产业效益正持续释放,宜居宜业宜游的动人画卷正徐徐铺开……

“绿水青山,就是屏南最大的资源!”屏南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朝阳告诉记者,近年来,屏南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以绿色的底纹绘就新时代美丽新屏南的生态篇章。

得益于此,屏南荣获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省级生态县等荣誉。“绿色”,成为屏南最为亮眼的一抹色彩。

生态立县 绿色崛起

今年3月,一个废轮胎加工利用项目准备落户屏南县。该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不仅可为屏南县带来一定税收,还能盘活闲置用地,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屏南一个山区县而言,有一个项目落地很不容易,理应珍惜。然而,这一项目却被屏南县拒绝了。“屏南县属于福建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不适合废旧轮胎加工项目落地。”屏南县工信局局长陈绍挺告诉记者,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屏南已经能够做到不为所动,泰然拒之,坚定地走一条既能保住绿水青山又可带来“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这正是屏南“生态立县”的坚定决心。

屏南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生态领域的制度和措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屏南县编制了《屏南生态县建设规划(2010-2020年)》,制定出台了《屏南生态县建设实施方案》,乡(镇)政府也按照要求编制《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等规范性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落实责任。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屏南不断摸索,边实践、边完善、边总结,渐渐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尤其是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更是为屏南生态环境描绘了生动的底色。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分类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严控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锅炉整治,加强建设节能灯改造、太阳能项目建设;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国土绿化和城市面源管控;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污染天气应对。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每月对县级饮用水源地开展水环境各要素的监测工作;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展农村改厕改水专项行动,开展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活动;开展入河排污口摸底调查及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实行党政双河湖长制;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成立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协调小组,建立协调运行机制,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完成农用地详查点位调整、开展水稻样品采集的现场踏勘、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商品有机肥示范片以及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片建设。

一项项守护绿水青山的措施相继出台;一个个绿色发展的红利持续释放。如今,那一抹骄人的“绿意”在屏南随处可见。生态,俨然已成为屏南的一张亮丽“名片”。

绿水青山 宜居家园

傍晚时分,漫步代溪镇区,最吸引目光的要属那整洁美观的防洪堤。河流“载”着沿岸民居的倒影,缓缓淌过宽敞坚实的河道,将“黛水酤镇”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人的梦想。近年来,代溪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屏南县发展大局,推进新型集镇建设,让当地村民俨然生活在山水画卷中。

“现在镇里变化很大,环境好了很多,我最喜欢的就是闲时沿着河道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代溪镇居民章长发告诉记者,早些年,代溪镇环境没有现在这么整洁,尤其是河道行洪空间被村民的农作物或乱搭盖挤占,不仅不美观,而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特别每逢汛期更是影响沿岸群众的安全。如今,随着代溪对河道的整治,沿河畅通亮丽,环境日益改善,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屏南以实施农村生态人居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培育“四大工程”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美好家园建设,基本实现了乡村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生活美。

要亮色,更要特色。以生态为底色,融入地方特色元素,正是屏南建设宜居家园的“制胜法宝”。

“你爱繁华,我爱乡间……”近日,一首《晚安龙潭》歌曲迅速走红。MV中,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优美的风景,让许多人向往。MV推出不到24小时,点击量突破10万次。

歌曲创作人朋举,如今是龙潭村4号龙潭驿的主人,他曾走过70多个国家,可龙潭这个久藏“深闺”的小山村,却令他魂萦梦牵。

龙潭,是一处让人难忘的“世外桃源”,也是许多游客向往的旅游“雅地”——午后的暖阳里,花朵慢悠悠地舒展着枝丫,用花瓣牵起游客的指尖;不远处的廊桥,屏着呼吸,默默凝望着花的姿态;恰有几位老人拄着拐杖走过,身后跟着两只漫步的小狗,点缀出一幅与众不同的乡村画卷。

多年前的龙潭村,曾是一片萧条,空守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却难以新生。2017年5月,龙潭文创项目启动,一座座破败老宅化为书吧、茶室、民宿,文艺范十足,成了乡村游的“网红”,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村民”近百人。

像龙潭这样的魅力乡村在屏南并不少见,屏南牢牢抓住“生态”这张牌,加快生态乡村建设,突出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按照“重点培育、全面推进、争创品牌”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美好家园建设。

白玉村赏花、漈头村观鲤鱼、漈下村学油画、长桥村走廊桥、双溪老街探古幽……如今,屏南县以其独特的生态禀赋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释放出绿水青山的巨大魅力,走出“深闺”为世人知!

美丽经济 沃野生金

日前,在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女工们正忙着晾苗、装瓶、分拣、打包多肉植物;另一边的产品展示大棚里,“网红”主播正通过手机直播销售多肉盆栽,推荐、上架、下单……一派繁忙的景象。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多肉植物组培、种苗驯化种植、种苗进出口、绿化苗木、科技研发、电子商务及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型花卉电商企业,是全国多肉植物品种、数量最多的组培中心,研发并投入生产多肉品种430余种,产组培苗1200万株,成品苗400万株,年产值3000多万元。

该公司先后在屏城乡后龙村、岭下乡岭下村、双溪镇樟岭村建立20亩示范基地,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真正的“花样幸福”。

“去年种了2亩,收益不错,今年我又多种了1亩。”在屏城乡后龙村多肉种植大棚里,正在翻土、养护的种植户张久德望着自己培育的种苗笑呵呵地说。2018年5月,他在自家荒废的土地上建起了2亩大棚,公司提供种苗与技术支持,经过一年的辛勤培育,他今年创收6万余元。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屏南把发展高山花卉产业作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与举措。该县逐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对花卉产业的投入,制定出台《屏南县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屏南县人民政府扶持高山花卉苗木产业发展(2018-2020年)的实施意见》,主动淘汰高能耗产业,变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催生“美丽经济”。

经过几年的发展,龙漈花海旅游观光园、路下菊花产业园、多肉植物生产基地及塘后高山花卉观光园、双溪现代牡丹园、长桥镇半圳村向日葵基地、浙洋彩色花田生态园等一批花卉项目一一落地,屏南花卉苗木产业从无到有,茁壮成长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不断焕发出“美丽活力”。

目前,屏南常年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经营企业有28家,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值1.5亿元。随着生态效益不断变现,到2020年,屏南全县花卉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总产值达5亿元以上,逐步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

近年来,屏南立足山区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加快农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种植业,强化茶叶、食用菌、蔬菜、畜牧、水产、中药材、水果等生态型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绿色无公害种植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生态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同时,屏南还鼓励以惠泽龙酒业、健神食品为基础的食品深加工产业实施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品牌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林产品深加工企业,整合提升竹木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发展竹木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美丽经济,沃野生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屏南得到逐步验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屏南必将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谱写出更加生动的生态篇章。

责任编辑:郑力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