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谋发展 凝心聚力创一流——访屏南县委书记党帅
宁德网消息 (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五载春秋,五易寒暑。五年,对于历史来说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一个立志于不断跨越赶超的城市而言,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
“十三五”期间,屏南县如何融入大局、精准发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又如何谋划好“十四五”发展,找准屏南定位?带着这些疑问,日前记者专访了屏南县委书记党帅。
党帅表示,过去五年是屏南主动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的五年。五年来,屏南县围绕建设“县强民富生态美的山区发展一流县”目标,以产业升级为抓手,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全方位超越的后劲明显增强。
对于屏南的发展变化,党帅用四个“新”来概括。
“首先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党帅介绍,五年来,屏南县重点推进“一区五园”建设,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板式家具、瑞幸咖啡等百亿产业集群。高山蔬菜、食用菌等传统农业加快转型升级,高山花卉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深入实施,县域冷链物流和农村淘宝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深入推进,构建亲水田园、红色精品、廊桥水乡、文化古村、森林康养等主题旅游线路,打响“生态屏南”旅游品牌。
其次是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脱贫成果有效巩固,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经验,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培训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生态质量有效提升,创新环保问题整治流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主要流域水质稳定Ⅲ类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50亩、植树造林1.1万亩。金融风险有效防控,不良贷款率下降至0.92%,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网络贷”、“套路贷”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是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党帅说,“十三五”期间,屏南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亿元,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300多个,海西高速屏古联络线、衢宁铁路屏南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棠口、古峰“两镇同城”加快推进,东区旅游生态城拔地而起,西环路、东棠大道、上洋头大道建成通车。(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累计投入民生事业资金46亿元,新建和改造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屏南一中新校区、新蕾幼儿园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
四是乡村振兴走出新路子。“乡村振兴是屏南正奋力书写的一篇大文章,我们积极探索文创助推乡村振兴模式,提升双溪、龙潭、厦地三个乡村文创样板区内涵,形成东北、东南、西南三条文创带连片联动发展格局,‘文创+’乡村旅游、旅居养生、研学旅行、新媒体经济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党帅告诉记者,为了不让资金成乡村振兴“拦路虎”,屏南县创新“小额信贷促进会+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机制,实现“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五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8亿元,覆盖60%以上的贫困户,贷款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瞄准新定位,融入新格局。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放眼全国全省大局,深度结合宁德实际,指明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特别是提出要把宁德建成全球知名的产业之城、开放便捷的枢纽之城、环湾一体的新兴之城、协同联动的山海之城、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城‘五城’理念,令人振奋。”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对于屏南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党帅清晰而明确,那就是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做好产业富县、项目兴县两篇文章。
在产业富县方面,要打造闽东北一流的山区绿色工业基地,主动融入宁德四大主导产业,对接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配套,提升整合“一区五园”,抓好溪角洋园区标准化厂房、甘棠(新型)园区配套用房建设;加快新能源新材料项目(二期)、大创傲农、米艾西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红粬黄酒、竹木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打造全省一流的高山农业基地,加快传统农业“五化”进程,推进棠口千亩花卉产业园、塘后玫瑰园等基地建设,做优多肉、菊花、兰花等高山花卉品牌。要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整合白水洋、鸳鸯溪核心景区与古镇古村、特色农业、红色文化等资源,丰富旅游精品路线;推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屏南新时代乡村影视文化产业园”建设,促进影视、文创、旅游等业态融合。
在项目兴县方面,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争取多抱上几个“金娃娃”。“十四五”期间,屏南将谋划新增储备项目100个、总投资100亿元,实施公共服务中心、体育中心等省市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62亿元。力争2021年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35亿元以上,实现上年度签约项目开工率80%以上。全面提升报批、征迁、建设效能,加大政策项目和债券资金申报力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合理通过PPP等模式筹措资金,2021年争取各类资金30亿元以上。
同时,屏南县还将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统筹做好推进城乡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让发展更有温度、人民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