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屏南新闻

福建屏南:党建领航,让古村留住诗和远方

2023-06-01 11:4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福建屏南龙潭


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低矮的古屋错落分布于溪流两侧,青石巷里各色的花朵竞相绽放,精致的咖啡屋、小酒馆、客栈掩映其中……龙潭,这个把艺术的浪漫融入生活的古村,每年吸引着超过30万名的游客前来“打卡”。


然而,就在几年前,龙潭村还是一个“空心村”,村内颓垣败壁,巷陌芳草凄凄。

昔日的“空心村”如何逆袭成如今的“网红村”?近年来,屏南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以高效党建引领凝聚高质量人才,以高质量人才驱动乡村创新性发展,让古村在振兴的路上既有人间烟火,又有诗和远方。

01

群凤来栖 古村重焕生机


龙潭村隶属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坐落于鹫峰山脉中段的山岭间,村庄于明朝肇始,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曾经茶盐古道的必经地,龙潭村人文底蕴深厚,拥有明清古建筑120多栋,并孕育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红粬黄酒酿造技艺”和“四平戏”。

闭塞的环境、落后的生产,使得龙潭村村民陆续外出打工或举家搬迁,原本户籍人口1400多的村庄仅剩百余名老弱幼童留守。

人口流失,古屋破败,文化式微,传统村落面临着凋零的危机与考验,农耕文明的赓续延绵亟需新的思路与机遇。

“空心化”的古村谁来振兴?如何振兴?

屏南县把文创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破题”的切入点,率先在龙潭、漈下、双溪等传统村落启动文创计划,制定出台《文化名家和文化创意人才遴选办法》等引才措施,请来文创“高人”策划主持文创项目,推行老屋“认租15年”“工料法”等运作模式对古屋修旧如故,引进时代“新人”来屏驻创,实施“文创种子”“屏智回归”等工程,召回本土“亲人”留村兴业,构建起“三创三引”的人才政策体系。

在人才政策的牵引下,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集聚龙潭,他们将村里闲置废弃的古屋打造成图书室、咖啡厅、音乐吧、小酒馆、客栈等文创空间,运用抖音、微博等自媒体向外推介龙潭的生活与生态,组织开展油画教学、歌曲创作、影视拍摄、艺术展览等各类活动,并通过设计外包装、网上营销等手段赋予农产品新价值,用自身“爆点”引流增量,催生出文创旅游、研学康养、直播带货、餐饮住宿等新型业态,将龙潭村带入了数字时代的潮流之中,让沉寂许久的古村走出落寞、重现生机。

“2017年,我们第一次来屏南考察时,就对屏南的人才政策和龙潭古村的美景‘动心’了。”胡文亮是最早一批入驻龙潭创业的新村民,同时也是宁德市“天湖人才”、屏南县特支文创人才,如今他和妻子经营的酒馆生意蒸蒸日上。

“高人”助力、“新人”到来、“亲人”回归,短短几年,龙潭村新老村民数量增至800多人,120多栋古屋全部活化利用,各类艺术共享空间多达30来个,民宿餐馆共有50多家。

02

组织优化 汇聚发展合力


文创的“火种”成功点燃。人来了,村活了,但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

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居环境治理难度增大、基层矛盾纠纷增多、旅游秩序维护任务重等问题日渐凸显,龙潭古村的发展亟须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来掌舵领航,新老村民的福祉亟待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谋划推进。

2021年,屏南县以换届为契机,大力引导外出经商人员、致富能手、本土大学生等回村竞选任职,并在龙潭村创新成立新村民小组、增设新村民副主任专岗,为龙潭村选配了一支有能力、想作为、敢担当的领头雁。同时,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职、同类归并、减员增效”的原则,将龙潭村“六大员”由原来分散的20个“小岗”整合成6个“大岗”,人均月工资从原来的319元提高至2266元,队伍平均年龄从46岁降至37岁,使“六大员”真正成为村主干的左膀右臂。

“我们这届班子里既有致富带头人,又有大学生,整体战斗力变强了,特别是新村民的加入,对村庄治理起到了重要的‘调和’作用,同时,整合后的‘六大员’也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劲的助力。”连任两届龙潭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孝镇深有感触地说。

此外,为了解决龙潭及周边村庄存在的发展不平衡、资源整合利用难、承载能力有限等瓶颈,屏南县打破农村行政壁垒,按照“组织一体设置、工作一体谋划、制度一体完善、活动一体开展”的原则,联合龙潭、三峰、四坪、墘头4个村成立了龙潭片区党委,让文创的“火种”加速蔓延至其他村庄。

片区党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实行组织共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的工作模式,以龙潭村为核心区和承载区、其余村为配套发展区推动文创产业抱团发展,整合资源实施村道改造、文化广场修建、小学复办、卫生所整合、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统筹力量举办片区开酒节、戏曲节、文创集市、原创音乐会等文艺活动,进一步优化片区公共服务供给,让各村更加宜业宜居。

有了片区党委的引领和保障,村民们守着田园风光过上了现代都市的诗意日子,扎根村里的念头更坚定了。“春节期间,我靠卖油饼,日收入最高能达2000多元。”村民张礼球笑得合不拢嘴,75岁的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人气”足了、“文气”盛了,龙潭片区的“财气”也更旺了。2022年,龙潭片区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创收2000多万元,片区各村平均集体经济突破45.5万元,其中,龙潭村村财收入达65.2万元。

03

人才特聘 积蓄创新动能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唤醒古村,龙潭片区因人才创新而“复兴”,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继续保持领跑?必须持续加载人才“引擎”,不断打造人才高地,努力积蓄片区创新发展的动能和优势。

2022年以来,屏南县秉持“实用即人才”的理念,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等壁垒,突破地域、身份、专业等界限,开展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募首批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61名,其中服务龙潭片区16人,并通过精准匹配其服务项目,为驱动片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智库类特聘指导员挑起乡村振兴“参谋长”的担子,以龙潭片区为策源地和先行区,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策划生成“屏南800”生态公共品牌并衍生出“我在屏南有亩田”子项目,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落地实施,启动全国首个“云村民”计划促进城乡要素“破圈”流动,立体开发空间生态资源发展“暗夜经济”,有效唤醒了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将“绿水青山”变现成“金山银山”,为古村现代化开辟了新方向新途径,推动龙潭片区跃上乡村振兴2.0版本。

特聘指导员还积极链接高校院所、社会组织、企业团队、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依托片区内党校、众创空间、乡村振兴研究院等阵地,组织发起全国首个“乡村访问学者计划”,成立首个县域新农人联盟,筹办乡村振兴大讲堂、硕博研习营、研修班、沙龙等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能人巧匠关注并参与乡村建设,将龙潭片区打造成屏南乡村振兴实践的展示窗口,成了各类人才的聚集地。

在特聘指导员的助力下,龙潭片区发展硕果累累,片区各村分别荣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第三届小镇美学榜样”、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等多项称号,并被中央广电总台农业农村频道选定为“乡村振兴观察点”。

“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创新和顶层设计下的组织优化,不仅是龙潭片区,更是一个个屏南传统村落的‘蝶变密码’,我们将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越来越多的村庄乡愁可寄、振兴可期,留住诗和远方。”屏南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编辑:林宇煌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