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 助力走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屏南县坚持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资源”,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引擎”,深化拓展宁德市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率先推行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工作,形成了“乡村吸引人才、人才成就乡村”良好局面,该项工作也由“一县试点”转向“全市推开”。
打破常规 不拘一格聚才引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屏南县坚持“实用即人才”理念,广开进贤之路,全力网罗乡村振兴人才生力军。
“为确保引才选才有的放矢,我们全面摸底屏南籍涉农优秀人才和来自28个省(区、市)在地就业创业人员,建立1500余名人才信息库。”屏南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此基础上,屏南县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等壁垒和地域、身份、专业等界限,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募,从609名报名对象中精选特聘104名,其中,体制外、非屏南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民营经济人士分别占比75%、41.3%、67.3%、53.9%。
组织搭台 精准定位服务赋能
破格选人,更要搭台用好人。屏南县围绕乡村发展需求,将特聘指导员划分为党建、农业、文创、智库、电商等12类,细化具体服务内容53项,以兼职方式匹配服务驻点村73个和项目114个,在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生成、品牌打造等领域献智献力。
“别看我们在村人数只有280人,还有近1000名‘云村民’在全国各地!”四坪村党支部书记潘家如说。这源于全国著名“三农”专家、特聘指导员温铁军团队启动的全国首个“云村民”计划,有力推动城乡要素“破圈”流动。其团队还策划生成“屏南800”生态公共品牌、“认领一亩田”、农村“三变”改革等一批首创性做法,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此外,屏南县还出台“揭榜挂帅”项目工作管理办法,以项目牵引方式搭建“谁能干谁就上”的赛场,打造白玉村“稻田公社”等首批攻坚榜单10个,给予项目奖补95万元、个人“领赏”18.5万元,提高服务乡村质效。
通过组织搭台、人才唱戏,20名特聘指导员担任片区党委委员或发展顾问。片区内芙蓉李、闽派黄酒等36个产业项目实现迭代升级,去年,15个片区、53个村村集体收入平均提高30%以上;电商农产品销售市场半径不断扩大,累计销售农产品超13.46亿元;策划实施“1000个美育计划”等品牌活动30多个,实现乡村文化供给优质化多样化……
倾情服务 千方百计拴心留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屏南县坚持把“诗和远方”融入绿水青山,把“柴米油盐”写进服务文章,不断增强乡村承载力、吸引力和人才舒适感、归属感。
“感谢组织帮我协调孩子入学问题,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特聘指导员胡文亮说。
为改善工作生活“硬基础”“软环境”,屏南县活化利用古屋310多栋,打造成特色民宿、众创空间等业态,改造提升村级小学、卫生院,推动快递物流、金融网点、警务机构等进村。用好4500万元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专项资金,持续优化便捷生活条件,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同时,屏南县成立服务工作队,结合乡村“人才驿站”等平台,解决家属就业就学等问题63个。用活政策“大礼包”,落实服务保障十条措施,发放工作经费52万元,提供免担保低息贷款200多万元,“一事一议”奖补7名、2000多万元,推荐担任市县“两代表一委员”25名,获评省级以上表彰10名。
来源:闽东日报 屏南县委人才办供稿
编辑:林翠慧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林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