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长桥:“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盛春时节,福建嘉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大棚里,密密麻麻的“竹荪蛋”铺满菌床,一簇簇红托竹荪“破壳而出”,村民三三两两分散在棚内采摘新鲜竹荪。
去年5月,该公司入驻屏南县长桥镇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了15座大棚,种植红托竹荪菌15万棒。公司技术总监何学龙介绍,红托竹荪一年可种植两季,目前,市场供不应求,预计年产值700万元。
产业发展红利不仅惠及企业,也惠及群众。50岁的半圳村村民江宗信说:“在种植基地务工,每月工资5000元,离家近又能照顾到家人,很不错。”
长桥镇是农业大镇,以种植业为主,年栽培食用菌2亿多袋,年产值8亿多元,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长桥镇牢牢把握菌菇这条“生财之道”,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改变传统低效的食用菌生产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及食用菌新品种,推广种植茶树菇、球盖菇、黑皮鸡枞、红托竹荪等食用菌新品种,增加食用菌产业附加值,不断延伸产业链。
走进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园区二期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有序施工,工程车来回穿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着力打造以半圳村为核心的长桥镇食用菌现代化产业园,园区规划建设用地47亩,分二期实施。一期已完成建设爱尔兰温控大棚27座、后勤管理房2座、保鲜冷藏库2座、分拣车间1座及电商产业园和研学培训基地等,并配套建设园区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长桥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陈云彬说,目前,园区二期正在建设中,已完成15座保鲜冷藏库主体结构建设、31座智能温控大棚土地平整及2000平方米晾晒场和600平方米的研学基地建设。
随着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长桥镇食用菌人工栽培从原有零星、小规模、低效益、自发的生产状态逐步朝着“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全镇有食用菌相关企业近百家,菌棒生产企业3家;从事食用菌种植户1600多户、5000多人;拥有烘干设备300多台、保鲜冷藏库60多个。
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菌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下一步,长桥镇将紧紧围绕打造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推进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突出全产业链开发,加快食用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叶陈芬 通讯员 甘叶斌
编辑:林哲雨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