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北路戏发祥地廷加洋村(2)
北路戏被列入“非遗”
廷加洋村全貌。
北路戏的音乐声腔是以西秦腔、明腔等乱弹腔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形成的,并吸收了徽调、汉调、江西乱弹以及高腔、滩簧小调等声腔,形成一个多声腔的剧种。既适宜传统剧目演出,也适应现代戏创作。寿宁北路戏发源地凤阳,有着深厚的民间演艺传统。早在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便有廷家洋村艺人创办北路戏班,并经常到外地演出,在南方演艺界名噪一时。
作为寿宁北路戏发祥地的廷加洋村,历史上素以“戏窝”著名。清末至民国间,村中有著名的“萧向同班”闻名于寿宁、周宁、福安等地。到民国初年更为红火,其间有周宁县黄埔著名艺人红师坐班教戏,培养出本村萧向同等一批很有影响的艺人。民国二十年,萧向同独立办班,人称“向同班”,为闽东地区北路戏名班,班中当红的艺人朱则森(1909年~1996年)以演小生著称于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由凤阳乡北路戏鼓师刘文凯筹建的北路戏班,人称“阿凯班”,后于1951年被全员改编为寿宁京剧团,搬离凤阳乡迁到寿宁城关,至1959年重新整理这一剧种时,根据其传承历史与原有影响才正式定名为北路戏。
2006年6月,北路戏剧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由寿宁县北路戏剧团编排的现代北路戏儿童剧《网瘾少年》在福州大戏院上演,获得好评;2010年电影故事片《爱在廊桥》在寿宁开拍,全剧即以寿宁县北路戏剧团的繁衍兴衰与发展为主题,通过爱情故事的情节向观众展示了北路戏这一中国戏剧孤本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