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街头当舞台 夜晚挑灯唱开怀 活跃在寿宁的“乌兰牧骑”
1964年寿宁县第七届文艺会演留影。
1965年春节双人表演《姑嫂夸茶乡》。
县文艺宣传队下乡宣传。
宁德网消息(韦希成)
【题引】岁月悠悠,往事如烟。文革前的1965年,为广泛宣传革命思想,全国文艺宣传队流动性很强。内蒙、新疆一带诞生了文艺宣传轻骑兵---“乌兰牧骑”,后被推而广之,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机缘巧合,寿宁县在上世纪60年代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普及活动,其中也有支“乌兰牧骑”,以天当幕布,以地作舞台,为百姓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星转斗移,日历翻到20世纪60年代,寿宁山区人民的文化生活怎么样?
新中国成立后,闽东地区寿宁县的文化工作主要以开展全民性群众文化普及活动为主,面向大众、面向农村、为工农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化。解放初有流动幻灯放映、文化担下乡、设立村头黑板报,继后创办农村群众文化俱乐部、组织文艺宣传队演出等。
1954年,全县组织有流动幻灯队18个,深入街道和农村,放映幻灯700多场次,观众达12万多人次。放映内容有宣传党的总路线、组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多卖余粮给国家以及农村出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
“文化担”是寿宁独创的一朵文化奇葩,它包含文化多样性,其中有幻灯、连环画、图片、图书、演唱歌曲等内容,县、镇两级都创办有专人“文化担”,结合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他们走村串户,走到哪里,哪里就带来一片欢乐,成为当时干群喜闻乐见、活跃山区的文化轻骑兵。1954年,福安专区就通报表扬这种宣传、教育、娱乐群众的多功能形式,并在全区推广;同时,它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有次,当时县长李希莲下乡就随带一组“文化担”同行,到农村配合开展宣传。
那时,遍布乡村的“墙头黑板报”成了群众天天见面不说话的宣传员。它把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时政要闻、好人好事传播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到了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寿宁县最突出的农村群众文化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开展文娱活动有声有色。在创办俱乐部基础上,全县各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如鳌阳、斜滩、凤阳、武曲、平溪、南阳、坑底等相继组织业余文艺剧团20多个,有的公社就有三五个之多,剧种有京剧、闽剧、北路戏、平讲戏、木偶戏、布袋戏等;剧目及表演形式有戏曲、话剧、活报剧、快板剧、杂技、武术、马仔灯、采茶歌、小演唱、表演唱、三句半、盘诗、剑舞、舞蹈、高跷、钱棍舞等小型多样、生动活泼。这一时期,全县文艺活动正如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县文化主管部门抓住大好时机,以农村俱乐部为阵地,加强辅导,每年举行一次全县性的业余文艺会演,使之提高俱乐部艺术水平。仅从1952年至1966年的统计,寿宁县就举办了9届大型文艺会演,参加剧团近80个,演员达2700多人,演出节目达360余个。通过文艺会演,不但检阅了全县开展农村文艺工作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乡土文艺人才,提高了他们的文艺技能,而且活跃和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改革的进程。
1964年2月,为了配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县会演结束后,县委抽选了其中优秀节目及表演者,组成了一支30名演职员的“寿宁县社会主义教育文艺宣传队”。他们打起背包、自带行囊和道具,跋山涉水,每天行走一、二十公里的路程,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当年,县“社教”文宣队表演的《歌唱竹管垅》《姑嫂夸茶乡》两个节目参加福安专区第三届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后,《歌唱竹管垅》被选拔赴省会演,获得节目奖、演出奖。该节目还被推荐参加了给省劳模大会演出的晚会,省领导叶飞、范式人等观看了演出。
时至1966年2月,整整两年时间,这支文艺队伍踏遍全县农村的村边地头,活跃在城乡街道会场,随时随地为当地农民群众演出,他们日间露天当舞台,夜晚挑起煤油汽灯表演各种文艺节目,寓教于乐。这种来自群众,经过加工提高后又回到群众中去的文艺宣传队深受山区群众的欢迎,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焕发爱党爱国及生产建设热情。后来,这支带着浓郁乡土气息、原汁原味的文艺宣传队被人们称为寿宁的“乌兰牧骑”。
【相关链接】
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1957年,苏尼特右旗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