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活力”助推寿宁绿色崛起(3)
推行社区“大党委” 探索党建新路径
创新“党建+”模式
建强扶贫一线核心力量
竹管垅乡江岔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
如今,南阳镇东吉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玉森的生活越过越滋润,不仅就业有了出路,还盖了一座砖混结构的新房子,女儿大学毕业后也顺利考取了福建师大硕士研究生。
“从今年开始,村里的22户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都有固定的收入了。”寿宁县南阳镇东吉洋村党支部书记徐邦武高兴地说。2015年,东吉洋村党支部组织成立吉祥福农业合作社,将村里的22户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以“股东”的形式入股,所种植的葡萄投入资金全由村两委支付,入股的贫困户今年预计都可分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东吉洋村是市美丽乡村试点村和省派第四批干部驻点村。近年来,东吉洋村将基层党建与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深度融合,通过开辟葡萄、樱桃、猕猴桃、西瓜等采摘园,实现村财收入10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20个。
像这样的脱贫故事在寿宁还有很多,在“党建+”的引领下,贫困村焕发勃勃生机。寿宁是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现有3个贫困乡,49个贫困村。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寿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的模式,激励和引领全县干部群众找准脱贫攻坚内在动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建+人才资源”,筑牢脱贫攻坚堡垒——为了强化脱贫工作力量,在省、市、县下派干部的基础上,寿宁分两期选派44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到福清市、福鼎市等地重点村挂职锻炼;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动员51名低学历村主干参加电大2016年大专学历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村主干服务脱贫攻坚工作能力。同时,全县安排2258名干部分批次到一线了解贫困户情况并登记造册,为挂钩贫困户每户落实2000元以上的扶贫资金,解决发展难题。
“党建+管理”,激发扶贫干部工作潜力——寿宁县制定出台《2017年寿宁县精准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建立“五个一”任务分解机制和“六个一”责任落实机制,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攻坚;明确各基层党委书记为党建促扶贫“第一责任人”,建立抓党建促扶贫“四张清单”制度,强化督查,开设乡镇党委书记“扶贫大讲堂”,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对各项党建脱贫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纳入年终党建述职评议和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
“党建+三基”,发挥基层组织引领作用——按照“一类一理念”“一村一特色”的思路,采取自查自评、挂钩联系、专项培训、召开现场会、总结提炼、攻坚验收等“六个一”措施,扎实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攻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33个村级党建示范点;指导贫困村因地制宜探索创新“1+N”农业发展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扶贫开发对象”模式,大力发展寿宁高山茶、硒锌产业等生态特色农业;创新扶贫模式,率先在全国品牌中植入“消费扶贫”理念,探索创新“定制茶园”模式,推动线上线下互促融合,初步打响下党“下乡的味道”等品牌,富硒富锌特色农产品在“定制+”中实现价值递升。
2016年,寿宁共脱贫1570户5870人,49个重点贫困村有29个村通过验收退出重点贫困村序列,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690元,增长8.8%。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