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寿宁新闻

碧水蓝天绿意浓——寿宁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侧记

2019-12-18 13:30 来源:宁德网

 

 
鳌阳镇东部新城一角

宁德网消息( 吴通华 文/图)

清淤疏浚、护坡美化……仲冬时节,在赛江流域中上游寿宁境内的平溪、斜滩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忙着基槽开挖、立模板、浇筑基础等作业,一派繁忙。近几年,寿宁县实施“生态治水”与“工程治水”结合,让城镇更美、乡村更靓、水质更清。

“我们以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新的起点,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高素质’和生态环境‘高颜值’。”12月16日,在寿宁县下党乡协调省道S207线下党至尤溪段生态施工的寿宁县县长张成慧表示。

寿宁县曾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灾区,曾被国家列入南方6省12县“以工代赈”治理水土流失的受援县之一。如今,经过20多年的治理,寿宁县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同心协力打赢“三大”保卫战

寿宁县通过出台《寿宁县生态县建设实施方案》《寿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等文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着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生态保卫战。

托溪乡是“寿宁红”石板材原产地,长年生产导致溪流成了“红河谷”。近几年来,寿宁县委、县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打好石板材污染整治攻坚战。经过持续不断努力,境内3处矿山和30家石材厂全部关停。随后,综合治理鹤溪河道3.5公里,建设防洪堤2.1公里,沿岸修建江滨公园和1500多米绿色休闲步道长廊。昔日的“红河谷”变成鱼翔鸢飞的“绿托溪”。

寿宁县以“村集体提供山权+公司+联户承包”“责任人+业主”等多种模式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5万亩。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调整充实了县、乡河长组织体系,在全市率先建立双河长,制定河湖名录,完善“一河一档一策”,划定河道岸线和制定生态保护蓝线规划。推进工业园区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实施工业园区企业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

此外,寿宁县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分类,建立实施土地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试点工作,净土保卫战收效明显。

如今,寿宁县森林覆盖率71.99%,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占全县林地面积比例高达50.2%;境内9条小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

产业培优促进生态绿色崛起

寿宁县把产业培优做为县里的“四大中心任务”之一。大力发展高山茶和生态硒锌两大优势特色产业,辅以扶贫定制农业平台与“互联网+农业”新型生产模式,促进了当地生态绿色产业崛起。

几年来,依托富硒富锌生态资源,寿宁县成功获评“中国富硒富锌农业示范县”“中国硒锌绿谷”,被列为首批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建成硒锌产业基地19个,引进培育硒锌企业29家,开发硒锌产品10个系列107个,年产值达到8.7亿元,形成了以高山茶为支柱,油茶、果蔬、花卉、中药材为补充的特色农业格局。

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全力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初步构建起工业新材料、汽摩装备、文旅康养三大县域主导产业体系。

以三祥新材为龙头,结合工业园区“腾笼换鸟”,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编制三祥新材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海绵锆产品的开发应用,抢占消费电子、汽车配件等应用领域,有序引导锆镁新材料产业向园区落地,打造产业集群。

坚持农旅、茶旅、文旅融合加快发展全域旅游,难忘下党、梦龙天池、银山花田、三峰公园等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几年来,寿宁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老年宜居城市”“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等“国”字号招牌。

2018年,寿宁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5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8元、增长9.8%。

统筹构建生态宜居家园

走进武曲镇塘洋村,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从村前铺展开来,一幢幢白色农家院,矗立在青山怀抱中。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建设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寿宁县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思路,科学定位城镇功能与拓展方向,逐步提升下党学习小镇、犀溪廊桥文旅小镇、斜滩茶码古镇等特色小镇的层次和内涵,培育一批具有地域风貌和时代精神的特色小镇,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为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寿宁县沿着蟾溪蜿蜒而下至东部新城入口附近建成环湖木栈道,与湖水、廊桥、公园、广场等,共同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实现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推动85个村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形成了8条美丽乡村景观带。全面推进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完成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以及一期管网建设并投入运行,累计完成污水治理村庄153个。目前,城乡建成公厕199座,完成改水155个村庄、改厕9100多户。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