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寿宁新闻

寿宁坑底乡:坚守绿色生态底色 描绘绿色发展画卷

2020-11-13 10:58 来源:闽东日报 吴苏梅

a12

宁德网消息(吴苏梅) 一条条大道宽阔平坦,一个个高山种植基地果蔬长势喜人,一个个生态美丽乡村宜居宜游,一套套民生设施温暖民心……宁德撤地设市20年,是寿宁县坑底乡日新月异的20年。

近年来,坑底乡坚持“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励精图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新业态培育,大力组织实施“农业提质增效、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拓展、交通民生改善、教育均衡保障、安居圆梦暖心房”等工程,为坑底描绘出一道道绿色发展新画卷。

增进民生福祉 筑就幸福生活

坑底乡位于寿宁县北部,群山环抱,地处偏远,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境内仅有一条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县道与外界相通,由于路面狭窄且破旧,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一路不通,制约一片”。拥有畅通的高等级公路是坑底乡群众长久以来的期盼。如今,这个梦想已成为现实。近年来,坑底乡党委、政府把补齐交通短板作为促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交通强乡战略,着力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建设。2017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路线全长为10.1公里的坑底支线和6.333公里的X945线浩溪至坑底公路项目先后开工建设。

坑底支线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坑底的交通“瓶颈”问题,同时缩短了坑底与城区的距离,打开了连接外界的桥梁,极大带动了坑底的经济社会发展。X945线浩溪至坑底公路的开通,则让沿线的芎坑、浩溪等10多个村的出行条件明显改善。从此,坑底打破了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区位条件和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民生关爱不止步。走进坑底玉壶幼儿园,只见教学楼崭新明亮,教室里洗手间、书柜等一应俱全,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错落有致。

“对比过去,幼儿园的变化真大。”幼儿园园长叶莲花到坑底任教6年,见证了幼儿园的变迁。她说,旧园仅有两层砖混房,操场也十分狭小。2015年,坑底乡在玉壶小区择址新建幼儿园。如今,新幼儿园功能区分门别类,设施齐全,孩子们能在这里吃午饭和午睡,户外活动场地也十分宽敞。

发生变化的还有坑底中心小学和中学。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缓解生源增加的压力,坑底新建了小学,并陆续增添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配备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专业教室;坑底中学也新建了占地5394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场。全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质量也连年提升。

学有所教还要住有所居。在玉壶幼儿园旁的安居工程点内,73岁的大岭村仙山自然村村民陈月芝在拍打晾干的豆杆。谈及早年的生活,她很是感慨。由于老家地理位置偏僻,没有通车,生产物资全靠肩挑。到坑底一趟需要凌晨4时起床做饭,走路2个小时才能到坑底。十多年前,为了送孙子读书,她和家人走出大山,来到坑底租住民房。在坑底盖一间自己的房子,是老人多年以来最大的心愿。2012年,梦想照进现实,她和家人在玉壶集中安置区有了一个属于自己温暖的家。

陈月芝的圆梦之旅在坑底并不是个例。为从根本上改善灾民及偏远山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2年,坑底乡在玉壶征地185亩建设安居工程,安置大岭等地质灾害隐患村及偏远山村村民。该集中安置区采取BT模式运作方式,总投资1.84亿元,并完善了运动场、幼儿园、敬老院等配套场所。

经过多年努力,坑底乡30户及以下的偏僻自然村基本迁出,仅玉壶集中安置区就安置村民71户、300余人。人口的集中,给坑底带来了勃勃生机;人口的迁出,给生态环境的保护腾出了空间,“山上树多,乡上人多”的生态型发展框架已日渐成型,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育特色产业 促进增收致富

眼下正是秋茶采摘的时节。在地洋村郁郁葱葱的茶园里,丰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忙着采摘金牡丹茶青。

地洋村海拔较高,十分适宜茶叶发展。但长期以来,村民仅零星种植小菜茶。自2007年起,坑底乡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抓住这一机遇,地洋村丰源茶叶合作社发起人郭正春便联合外出务工乡亲徐允满等人回乡开垦荒山种植金牡丹等新品种茶,后又筹资购买制茶设备加工茶叶。

“以前,收购商少,价格低廉。自从自办加工厂以来,带动全乡茶青价格每斤上涨了10多元。”郭正春说,今年春季,1斤金牡丹茶青最高收购价达26元,菜茶25元。

扩面积、提质量、增效益。近年来,在坑底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下,当地群众转变管理理念,大胆摸索,积极参与到茶叶扩种和茶叶品种改良中。截至目前,该乡茶园面积达5000多亩,仅2019年来,新增茶园面积1000多亩,其中新品种茶600多亩。全乡茶叶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坑底乡党委书记叶哲攀说:“坑底高海拔的云雾环境,茶叶虫害少,茶农们不喷洒农药,造就了茶叶叶厚、形美、耐泡、香高、味醇的优良品质。现在坑底的茶叶已名声在外,成为茶企高档茶原料的重要供应地。坑底茶企生产的红茶、绿茶也连年在各级斗茶赛中摘金夺银。”

如今,在坑底乡地洋、榅垱洋、上东、浩溪等14个村庄的茶叶产区,有许许多多的群众像郭正春一样,靠着改植金牡丹新品种茶等及经营“小菜茶”“福云六号”茶,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产业扶贫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近年来,坑底乡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第一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地域、生态优势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生态+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鼓励贫困户发展生态农业,探索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走进上东村杭椒基地,小村村民陈运灯正领着村民采摘红彤彤的杭椒。2015年,陈运灯成立人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小东、上东村等地发展高山生态果蔬基地1000多亩,种植杭椒、御豆、丝瓜、佛手瓜等生态果蔬,并带动周边村庄7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农户一起种植、务工,帮助他们每年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除“人和农业”,坑底乡还先后引进福建下乡的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浙江省磐安县清峰蔬菜专业合作社、寿宁县长岗头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杭州喜蔬农产品有限公司,以“定制农业”及“挂钩就业”等形式与农户订立合作关系,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精准扶贫。150多户农户与“下乡的味道”签订合作关系;31户精准扶贫户将养殖的蜂蜜寄养在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地源、地洋、芎坑、浩溪等4个村杭椒种植户联合成立杭椒合作社,吸收社员120多人(其中贫困户70多人)。

除了高山茶和杭椒种植产业外,坑底乡还大力发展红花油茶、茭白、林下经济、竹产业、畜牧业等产业,积极推动“一村一品”,让家家都有致富门路。

在如今的坑底,榅垱洋的红花油茶、上东的茭白、芎坑的蜂蜜、山前的黄牛、凤凰山铭山生态博览园……“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渐成规模。目前,全乡共有红花油茶1800亩、杭椒300亩、御豆500多亩,绿化苗木300多亩、毛竹林2万余亩,茭白600多亩、花菜等高山蔬菜300余亩……一个个致富产业让坑底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守护生态底色 乡村旅游入境来

走进闽浙交界的坑底乡芎坑村,只见青山绿水间的河道旁一座座大鱼池清可见底,池中一群群虹鳟鱼在畅游。

“虹鳟鱼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返乡创业大学生朱桂勇说。芎坑村有3000多亩次生原始森林,山间溪水潺潺,水质清澈,水温清凉,非常适合养殖冷水性鱼类。3年前,正是被芎坑村优异的生态环境吸引,朱桂勇才在这里投资办厂养殖虹鳟、金鳟等高山冷水鱼类。渔场占地15亩,拥有15个高标准鱼池,年产健康山泉冷水鱼3万斤,深受福州、宁德等地市民的喜爱。

依托朱桂勇的技术优势和销路,乡、村两级经过谋划,筹集资金对渔场下方废弃的水坝进行修缮,蓄水后村企携手打造高山冷水鱼垂钓中心,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体验。不仅如此,乘着被列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特色旅游乡村的东风,以“悠境芎坑,研学之谷”为目标,芎坑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完成污水管网、村庄立面提升、村道改善、路面硬化、梦龙步道、绿化提升等集镇景观工程建设,村庄焕然一新,游客纷至沓来。

“自从村庄大变样后,芎坑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驻足,有效带动了乡村休闲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叶哲攀说道。

美丽坑底处处都有好风景。海拔1456米的长岗头,初夏漫山遍野开着紫杜鹃花,冬天矮松奇石上挂满成片雾凇。国家森林公园杨梅洲峡谷,奇石遍布河床,深潭清澈见底,两岸林木蓊郁,集险、峻、奇、秀于一体,地貌景观奇特。坑底的历史人文景观也十分独特,整条杨梅洲峡谷内有古木拱廊桥5座,其建造技艺的传承人至今仍在不断传承,传承人在省内外新建了多座木拱廊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坑底乡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提升村民意识;健全工作机制,确保绿化成效;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将森林保护、环境保护、造林绿化等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和文明卫生公约;配齐各村护林员,严格实行护林员巡山制度,村两委“六大员”密切配合,真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自觉性与约束性相结合的制度,保障绿化美化成效。大力推进森林防火、植被保护和控制乱砍滥伐、河长制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工作,围绕“茶花生态博览游”“古村落”“森林游”主题,实施一系列项目建设,以生态精品休闲观光现代农业项目为依托,培育小东观溪农庄、铭山生态博览园、阿祥家庭农场等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同时,以国家森林公园杨梅洲景区创建、芎坑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为龙头引领,保护开发好“古桥、古道、古树”,深入挖掘古文化及红色革命资源,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兴起,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