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寿宁:从生态治理迈向生态富民
虽处寒冬腊月,但山城寿宁依然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云上水洋,千亩樱花正含苞待放;垅上茶乡,万亩茶园沁人心鼻,茶仙小镇,百亩沃柑诱人采摘。食用菌大棚,朵朵花菇绽放笑颜;高山蔬菜基地,各类蔬菜沐霜而立……
这是处处水光山色、生态优异,人文历史悠久的寿宁。近年来,寿宁县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决扛牢打造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使命担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不断做大做强文旅经济,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寿宁特色的绿色生态、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唱响新时代美丽幸福新寿宁之歌。2022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2.64亿元,增长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46亿元,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85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0元,增长9.3%。
热闹的“红色下党”古村 卓仕尉 摄
生态治理 绘就美丽图景
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是寿宁的“本”。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近年来,寿宁县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血脉”,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犀溪镇西浦村是南宋特赐状元缪蟾的故里,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村内有贯木拱廊桥、状元坊、古碇步、永安桥等古建筑与滨水杨柳带、鲤鱼溪等自然景观。
青山绿水掩映中的千年古村西浦
天生丽质仍需细心呵护。西浦村通过“绿盈乡村”创建,进行“改水改厕”、污水管道、污水处理设施、房屋立面、沿溪环境提升、夜景照明、犀溪广场上游夜景照明、沿岸步道等工程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在沿溪两岸种植红梅、石榴等高品质花卉,形成“五步一柳、十步一桥”的廊桥画卷。同时,不断寻求绿色发展之路,采取“旅游公司+村委+合作社+农户”运营机制,收储闲置古民居进行修缮,让村民以店面使用权、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到商业街开发建设中,建立产业联盟,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一体化产业链条,让村民实现收益分红。
如今的西浦,清澈的溪流与古朴的古村落风貌相互映衬犹如一幅山水画,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打卡,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县已命名高级版绿盈乡村7个、中级版绿盈乡村19个、初级版绿盈乡村131个,拟新增命名高级版绿盈乡村5个,绿盈乡村创建率达80.5%。寿宁还编制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夯实创建基础,参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并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与此同时,寿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制度,创新推动山、水、村综合治理。
创新提出应用“村集体提供山权+公司+联户承包”“责任人+业主”“公司+农户联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模式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让每个山头长满茂密的树林和果园。
在全市率先建立双河长,实现了河湖长全覆盖,让1700多条河流有了“守护神”。制定河湖名录,完善“一河一档一策”,加强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参与实施全省万里安全水系工程建设。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与植被恢复,实施小水电生态下泄流量改造。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科学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科学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保全县空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行之有效的做法,让生态环境短板加快补齐,让良好的生态真正成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底,寿宁被中国气象台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内外兼修“治村”,绘就美丽乡村入画来。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建成了下党红色旅游新地标美丽乡村景观带、大安银山花田美丽乡村景观带、武曲十里长廊美丽乡村景观带、犀溪闽浙边界美丽乡村景观带等8条美丽乡村景观带,实现了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的喜人变化。
文旅赋能 推动乡村振兴
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转化成发展优势呢?寿宁的答案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大安乡水洋村,漫山遍野的山樱花正含苞待放,一栋栋古香古色的民宿、农家乐里人声鼎沸,生意红火。近年来,水洋村借力全县文旅经济兴起的东风,依托村企共建模式,以“云上花田·烂漫水洋”为主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昔日的“无人村”蜕变成了网红“樱花村”。
“樱花基地给村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水洋村党支部书记陈阿建说。2014年,经县委县政府引进福建省秾芳园林有限公司到水洋兴建樱花种植示范园。在水洋的千亩荒山上种起了山樱花,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自此,水洋发生了巨变,破落的村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变得干净美丽,村民们有的到基地务工,有的开办农家乐和民宿,实现了增收致富。2021年,水洋村农民人均收入达2.1万多元,村财收入5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2021年,水洋村还入选了宁德市第一批金牌旅游村,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寿宁县按照“一乡一主题、一村一韵”要求,打造了一批乡镇主题村落,重点推进鳌阳梦龙文化小镇、犀溪廊桥文旅小镇、武曲茶仙小镇、竹管垅垅上茶乡、水洋樱花小镇等特色小镇创建,并着力在西浦、水洋、童洋等古村落民居布局诗画小院,让农村外部有景色、内里有文化。下一步,寿宁县将推进21个金牌旅游村建设,力争多点开花、聚珠成链,为寿宁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县域统筹,强化高位推动,文旅经济方兴未艾。寿宁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深挖“难忘下党”内蕴,着力擦亮“冯梦龙、古廊桥、北路戏、民俗”等独特文化名片,不断做大做强文旅经济,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努力成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硒锌康养胜地、乡村旅游目的地。
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体育+”战略,因地制宜、主题鲜明,大力发展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康养游,并推出了一批具有寿宁独特风情的精品线路、文旅IP、旅游业态和品牌产品。
持续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景区景点、旅游特色村建设。建成梦龙天池康养基地、犀溪旅游购物中心、韶托篝火营地、银山水上乐园、竹管垅休闲养生基地等配套设施,推进“难忘下党”景区提升项目、西浦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下党乡杨溪头村自驾车露营地、大安乡水洋村自驾车露营地等自驾车营地项目;基本实现旅游厕所景区、景点全覆盖……
寿宁县委书记周乃松介绍,接下来,寿宁县将积极编制富硒锌功能康养产业开发规划,支持、引导群众和经营主体参与硒锌产业发展,创新推出的“硒锌+观光农业”“硒锌+康养”“硒锌+民宿”等一批新业态,推动健康医疗、养老养生、保健食品与旅游深度融合,逐步把硒锌康养做成撬动寿宁硒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带动全产业爆发式发展,着力将寿宁打造成为全国功能农业生产基地、食疗康养圣地、科技研发高地,为构建全国、全省乡村振兴寿宁样板提供有力支撑。
美丽乡村如诗如画 吴苏梅 摄
产业兴旺 富了百姓口袋
在武曲镇承天村的一片果园里,种植大户范信美正领着家人采摘无核沃柑,准备销往市场。今年秋季连续以来的好收成让一家人干劲十足。
“2018年以来,家里种了15亩‘红美人’柑橘,5亩无核沃柑,收入年年提升。今年仅‘红美人’柑橘单项的收入就达14万元,沃柑还能带来6万元的收入。”范信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承天,像范信美这样通过发展特色优质水果富了口袋的村民还有很多。目前,该村“红美人”柑橘种植面积达1500亩,是闽东地区最大的“红美人”柑橘种植基地。今年投产500亩,产量25万公斤,产值达600万元。
近年来,产茶大镇武曲镇在推广高优茶树品种改良的同时,大力推动高效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种植大户培养和乡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成立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技术服务队,将产业基地实地体验与种植经验学习相结合,作优做强特色产业。镇农技站积极引导100多位返乡青年、党员、大户通过“党员+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示范带动,成立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32个,带动300多户茶农参与种植。全镇新推广引种红肉脐橙、橘柚、爱媛28号(红美人)等高优柑橘及晚熟葡萄、猕猴桃等4000多亩,新增产值近7000万元。
富锌葡萄成群众致富果 卓仕尉 摄
珍菌花处处绽放 吴苏梅 摄
猕猴桃丰收果农乐开怀 吴苏梅 摄
百姓幸福,产业兴旺、口袋富足是关键。寿宁县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殷切嘱托。立足生态环境优良、土地富含硒锌、林地资源丰富等特点,以党建为引领,科技为助力,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绿色特色产业,设立总额度6亿元的乡村振兴产业扶持基金,出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办法,因地制宜发展硒锌康养旅游、高山茶叶、优质水果、食用菌、林下经济等“1+4”生态特色产业,推出高山茶、猕猴桃、高山葡萄、红美人柑橘、脐橙、香菇、中草药等一批叫得响的优势特色产品,打造硒锌名优品牌,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让群众致富路走得更宽。
目前,全县已建成百亩以上特色种植示范基地21个,累计发展茶叶16.18万亩、水果4.21万亩、食用菌800万袋、林下种养基地3000多亩。投资2.6亿元的中国(下党)现代农业产业园动工建设,坝头、下党、水洋等3个“一镇一工厂、一户一车间”食用菌现代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源:闽东日报 吴苏梅
编辑:淑琴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