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寿宁新闻

甜美田园·乐土凤阳丨探访陟云楼书馆旧址

2023-03-28 18:25


寿宁县凤阳镇结仙顶(八仙山)东侧的麒麟山麒尾顶,有个陟云楼书馆旧址。从凤阳坐车到粗洋村下车,沿山路古道爬行约30多分钟,便来到陟云楼书馆遗址。只见残垣断墙,基座石坎长满青苔,这倒成了野生古茶树的乐土。

经目测该遗址面积约500多平方米,从下往上呈长方形布列,五进厅大院设置。一进厅为大门,二进厅为伙厢房,三进厅为宿舍,四进厅为书堂,五进厅为后院,可见当年书馆规模之宏大。书馆建在环境优美的深山老林里,清静幽雅,为书童科举求学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

书馆遗址位于麒尾顶的巨石山下山腰里,海拔902米,四周林木森森,四季鲜花夺目,遍布覆盆子、乌饭子、八月炸、金樱子、桃金娘、羊奶子、野生弥猴桃、野生蓝莓、山杨梅、山葡萄、野山楂等各种野果;有200多年的古茶树数丛,山樱桃数株,最大一株山樱胸围82厘米,树高3.8米,并有结果,5月份就可采果。该处森林茂密,植被良好,俨然是个植物的王国。

站在1000多米高的麒尾顶,心旷神怡,眺望四周,茶叶飘香,林木葱葱,满目滴翠。白云山、锣鼓山巍然耸立,三龙井雾气腾腾,福安天马山、柘荣狮子山、福鼎太姥山若隐若观,十里八乡美景尽收眼底。

据《朱氏族谱》记载,朱嘉琦(生于康熙丁卯年、卒于康熙辛丑年),字景星,清庠生,原住寿宁城内,因在廷家洋村购置山地田产,在收地租时病故。其妣缪氏孺人领子国龙、国鼎、国璧三兄弟于乾隆二年(1737年)从寿宁城内迁藤溪(今廷家洋)肇基,以嘉琦公为朱氏始祖,至今已繁衍十二世281年。

同治十年(1871年),五世祖朱金铭修撰的《朱氏族谱》,著有《陟云楼记》,没有明确记载始建确切时间,而有记录已废大致时间。“今陟云楼被风雨损坏己废,其租尚存另载各房分关内。”而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分关契约中记载:中房养蒙公产,陟云楼书馆一座并附近茶竹树木园山在内,廷嘉洋地段,碕坝顶及坝头等,以上共租一千贯。可初步判断该书馆建于二世祖国龙兄弟手上,大致在乾隆中期年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约100多年,后因风雨侵蚀自然毁于清朝同治年间(1870年左右)。

据村中老者介绍,廷家洋朱氏早期为富户,亦农亦商,耕读成风,极为重视教育,重视科举入仕,为了求取功名,兴办学堂,遂办起陟云楼书馆。从族谱《家训》篇节选中,可窥见一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过过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公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拓贤而嫉能。勿逼忿以报横逆,非礼以害物命。见非义之财勿取,见合义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奴仆不可不恤。守我之分者礼也,德我之命者天也。”

朱氏直系后裔十世孙朱奶禄说,他们父辈代代相传,慈悲为怀,勤俭为本,积德从善,耕谈传家。自陟云楼书馆建成后,当时书童最多时有30多人,除了朱氏子孙在此勤读,还有邻近村庄的小孩也送到这里念书求学。自肇基祖朱嘉琦始,朱氏子孙共考取秀才(贡生庠生)18人,恩科进士1人,钦赐举人1人。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寿宁新闻网

文字:何家进 图片:郑镇 何家进等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周邦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