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频道 寿宁新闻

屏南寿山: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2023-06-23 18:30

一年一度的端午,伴着夏至时节而来,采粽叶、包粽子、立艾草……祈福五谷丰登,成为了乡村老百姓心目中神圣而不可或缺的仪式。6月20日晚,在屏南寿山东坡广场边上的福寿长者食堂里,寿山乡妇联、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寿山村的乡村干部、志愿者、乡村群众、寿山学校孩子们,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环环相扣、异彩纷呈的迎端午系列活动。

忆历史,在文化熏陶中“识”端午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传说很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端午节的传说。”经过简单的开场白,寿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进兴向孩子们述说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和传统习俗,“楚国国都被秦国攻占,屈原预见故国将灭,回天无力,郁郁难舒,遂投江以身殉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孩子们认真的听着悲壮而豪迈的故事,时光仿佛回到了2300多年前的那一天,无数的疑问、感动与坚毅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升腾。

“屈原为什么一定要跳江呢?”

“我为屈原的死感到很气愤,楚国太弱了,才被欺负。”

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对屈原刚强勿欺、虽死犹生的英雄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

“学习了端午节的来历,我们要更加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长大之后选准方向、努力工作,让祖国越来越强大,不会被外国人欺负。”第一环节在一位高年级同学的发言中完美“收官”。

学手艺,在手脑并用中“趣”端午

常言都说:“自己动手制作,吃起来更香。”

随着糯米、粽叶、蜜枣、花生、咸蛋黄、绳子、剪刀等所需材料齐刷刷“登台亮相”,志愿者组织在“长者食堂”用餐的老人家、部分参与活动的家长,当起了临时“老师”,教孩子包粽子。

“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方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志愿者吴盛妹一步一步讲解,孩子们的眼睛紧盯着“老师”的手,慢慢的“依葫芦画瓢”,自己也动手包粽子。

“线要绕三圈、扎紧,最后一拉,就可以提起来!”临时充当“老师”的家长也手把手的带着孩子完成“最后一步”。有的孩子心灵手巧、一点即通,包的粽子又紧实又美观;有的孩子,还差一点“灵感”,反复试验,弄坏了好几张粽叶。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所有人都“各显神通”,不亦乐乎,俨然一幅“干群齐心战粽子”的和谐画卷。

很快,一个个结实而饱满的粽子堆成了“小山包”。

懂感恩,在尊师孝亲中“敬”端午

随着活动进入第三环节,又掀起一轮新的高潮。

“孩子们平时在家里的一粥一饭,都是长辈们亲手制作的,正如刚才包粽子一样,虽然很麻烦,但是长辈从不说累。”寿山村驻村书记陈进兴在向孩子们讲述“懂感恩”环节的意义时说,“所以,大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伟大的新时代,感恩你们的长辈。今天,就用你们自己包的粽子,向长辈们感恩。”

“奶奶,我爱你,你辛苦了!”

“妈妈,我也爱你,我一定好好学习!”

孩子们轮流上前,双手捧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向长辈们行礼,表达感恩之情。一句句充满真情的话语,透过稚嫩的眼神,在“长者食堂”四周回荡。发自内心的倾诉,让现场很多家长不能自已、热泪盈眶。

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氛围中,受到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

“粽”分享,在展示成果中“庆”端午

在亲情脉脉、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活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粽”情分享。孩子们排成一排,由志愿者予以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

拿到自己的亲手劳动的成果时,孩子们异常兴奋、异常珍惜,“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我学习、我劳动、我快乐”……一句句简单质朴的话语,从孩子们口中脱口而出,也让这次活动的意义更加深刻、更加深远。

同时,孩子们还倡议留下一部分粽子,给第二天来长者食堂用餐的爷爷奶奶们,表达孩子们对长辈的关心与祝福。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此次活动,通过忆历史、学手艺、懂感恩、“粽”分享等环节,不仅进一步引导青少年了解和感受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厚植爱国爱家的独特情怀,同时还通过引导青少年参与“助困扶老”行动,营造起“爱国爱乡”“邻里互助”“孝老爱亲”的新风尚。

来源:清新寿山

编辑:杨哲源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杨哲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