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寿宁 | 寿宁清源派出所:“四聚焦、四提效”护航全域平安
清源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激情和活力,牢固树立“派出所主防”理念,在压降警情、管控要素、服务群众、宣传提效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保一方平安、护一方发展”的职责作用,实现辖区社会治安大局安全稳定。
聚焦“防发案、降警情”,提升驻村警务效能
“警察同志,我们村里这会有两个人打起来,你们快来制止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9月20日晚,清源派出所接到县局指挥情报中心指令称:辖区三望洋村杨柳秀有群众报警有人打架,要求出警。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了解具体情况。经了解,叶某与叶某日因琐事发生口角,随后叶某动手将叶某日额头打伤,民警赶到后将叶某日送往医院就医。次日,两人再次发生冲突民警出警后将双方带回所里进行调查调解。最终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叶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当时的冲动后悔不已,表示愿意赔偿叶某日医药费和补偿费,叶某日也对对方表示了谅解,并签署了和解协议书。
“预防矛盾纠纷升级最关键的就是要预防在小、化解在早。”清源派出所所长罗晓春说道。警情是反映辖区治安状况的晴雨表,清源派出所以“找堵防”为抓手,结合辖区实际重新优化调整驻村民警辅警,制定了进村入户排班表和走访日志,让驻村民警下沉到基层,把工作回归到管控治安要素、防范辖区发案等基层工作上来,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做好主责主业。
今年以来,清源派出所共排查矛盾纠纷20余起。主动联合镇政法办、司法所、村委及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处理,妥善化解纠纷18起,最大限度地将各类风险隐患处置在萌芽状态、初始阶段。同时,故意伤害案、寻衅滋事类案件发案3起,较去年同比下降75%,传统“盗抢骗”案件发案2起,同比下降50%,新型网络诈骗案件发案1起,同比下降67%。
聚焦“管要素、保安全”,提升治安管理效用
近日,清源派出所持续加大对辖区出租房屋的排查力度,全面核查掌握辖区出租屋及承租人情况信息,发现清源镇清源村姜厝街一出租房内承租人吴某强与袁某飞二人未按规定配合房屋出租人采集信息。清源派出所民警根据《福建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告知房屋出租户要依法管理租赁房屋,切实履行出租人的义务,及时做好承租人的信息登记并办理备案手续。
通过强化对行业场所和重点单位的管控和每月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派出所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整改到位,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今年以来,清源派出所共开展安全检查30余次,发现隐患及提出整改建议13条,警告处罚6家,目前已经全面整改到位。
聚焦“办实事、解难题”,提升警民和谐效果
清源派出所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办群众急盼事,做群众贴心人,不断拉近警民鱼水深情。推行“即来即办”。针对辖区81个自然村,村居坐落分散、偏僻、老人多、出行不便以及群众生产繁忙等现状,推行送证上门、延时办证、错时办证等便民服务措施43人次,上门办证15人次,非工作时间为群众受理各项户籍业务51份。继续落实跨省迁移一站式业务,受理跨省业务6起,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
开展“流动警务”。结合农村、城乡结合部布局特点,积极创新服务形式,探索打造“流动警务室”,融合户籍业务、法律宣传、纠纷调解等便民功能。推广便民利民新举措,做到服务群众“全方位”。派出所在办事大厅设置了咨询、引导、受理等多个功能区域,精心制作了办事流程图、办事须知,推行延时、错时、预约、主动上门服务等举措。共为卧病在床、残疾人送证上门5张,开辟“绿色通道”20人次。
聚焦“拓载体、促引导”,提升宣传防范效应
清源派出所围绕防盗、防骗、防交通事故、防电诈、禁毒等安全防范知识,全面开展防范宣传进校园、进村居、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利用校园早操、企业员工例会等机会深入校园、企业、村居开展安全防范宣传32次。在常态化张贴标语、发放资料、悬挂横幅、车载喇叭等宣传基础上,清源派出所实施“微信进村”工作模式,驻村民警进入村居(小组)微信群,及时在群里发布治安动态信息、预警信息等,实时回答群众咨询,增强群众防范意识,让群众找警察从“面对面”到“键对键”。
11月14日,清源派出所副所长夏晓春带队深入辖区童洋村召开警民恳谈会,会上夏晓春就治安防范、警民联防、服务群众等方面与群众进行座谈交流,接着结合近期发生在辖区内的实际案例以及一些常见的电诈发案类型进行剖析,提升辖区群众对反诈手段的知晓率。今年以来,清源派出所主动编辑反诈温馨提醒12期,实现辖区连续90天无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的好成绩。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供稿:寿宁清源派出所
编辑:林翠慧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翠慧